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孩子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现如今,许多家长都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各类儿童教育培训机构为迎合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育市场,也因此引发大量教育培训纠纷。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保护未成年人学有所获、乐有所长,本期京小槌普法结合具体案例,给家长们在选择教育机构、履行教育合同、树立维权意识等方面提个醒。
“囤课时”遭遇机构“跑路”
消费凭证成维权难题
2021年1月,李某与某英语教育培训机构订立培训协议,为女儿购买外教面授课程,在推销人员的“近期即将涨价”的鼓动下,李某购买了为期两年的课时包,向推销人员个人账户微信转账3万元,也没有索要发票。没想到孩子上课不到半年,该培训机构因无力承担场地租金被出租方锁门,众多家长围堵营业场所主张退费,培训机构眼见资金链断裂,索性“跑路”,自此“人间蒸发”。
李某将该培训机构诉至法院,法院缺席审理该案。虽然李某未向法院提供交纳培训费用的发票或收据,仅提交向工作人员个人微信的转账记录,但考虑到李某订立有培训协议,且在维权时曾拍摄到培训机构记录课时费用的系统截图,并保存一段维权视频,因此法院综合以上证据支持了李某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费用的诉讼请求。
京小槌提示
要警惕高额“课时包”。国家对于培训机构出售课时包的金额上限制定有严格的规定,家长应详尽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一旦出现培训机构违规推销高额“课时包”时,坚决予以拒绝。虽然有关部门已出“重拳”规范教育市场,但仍有部分培训机构倚仗原有生源继续经营,消费家长的信赖推销高额课时包。该类培训机构一旦卷钱跑路,家长将维权困难。
要索要费用凭据。由于目前数字支付方式的普遍应用,家长在交纳课时费时出于便捷常常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支付后才发现收款码为个人账户,此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与维权意识,及时索要加盖培训机构公章的培训费发票或收据并长久保存。为保险起见,更稳妥的支付方式为汇款至与营业执照名称相符的培训机构对公账户,并保有培训费发票。
要树立维权意识。一旦发现培训机构有未按时支付培训场地租金、未按时发放员工工资等“苗头”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充分预判并衡量风险,有意识地取证。比如,要求培训机构出具剩余课时费用清单,要求培训机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个人连带责任保证,如果决定解除培训合同,则应积极敦促培训机构尽快退费,或至少与培训机构办理结算,明确应退费金额,并签订书面解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