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
基本就是三种方法:暴力、经济、愧疚。
————————
1、暴力
打是最典型的暴力。
其他的,骂、嘲讽、罚站、罚抄作业、关小黑屋、饿饭、转身就走、不加理睬……都是暴力范畴。
暴力控制多发生于婴幼儿、少年时期。这时孩子必须依附父母才能获得生存资料,体能又不行,暴力控制是最简单,最有效的。
到什么时候开始不用或减少暴力呢?到使用暴力无效,或者已经没有资格使用暴力时。
你的父母终有一天不再打你,当他们已经打不过你的时候。
但其他暴力型控制,可能延续很久。
————————
2、经济
通常到青春期前后,暴力,尤其是赤裸裸的打,已经很难无法控制孩子了,该怎么办呢?
用经济来控制。
花钱要详细汇报用途;
不听话就不给钱;
不主动给钱一定要孩子开口要甚至恳求;
该给的钱总是拖延至不能再拖;
给一次钱就要唠叨一大篇……
要求成年子女把收入上交,也是经济控制的手段。
————————
3、愧疚
你最终是会经济独立的,暴力和经济都控制不了你时,他们会与时俱进地用愧疚来控制你。手段更隐蔽,更高明。
引发愧疚,大概也有几种套路:
一是强调他们多么爱你;
二是唠叨为你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牺牲;
三是回忆自己一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让你心生怜悯,进而觉得自己对父母照顾不够;
四是动不动就以病要挟,血压高心脏病头疼胃疼肝气疼,真病假病分不清;
五是强调自己年老,需要陪伴;
六是扮惨,在你面前示弱,有意无意展示生活艰辛,自己可怜。
————————
你会发现,你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摆脱父母控制的过程,也是父母与时俱进控制你,不断升级换代控制手段的过程。
最早,他们用暴力控制你;
后来,他们打不过你了,开始用经济来控制你;
然后,你赚钱了,经济独立了,甚至他们需要跟你要钱了,他们就用愧疚来控制你。
当然,这些手段未必是泾渭分明的,常常会综合运用,疗效更好。
————————
我们用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来分析一下:
《背影》里写父亲朱鸿钧,“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这是用暴力控制。
《背影》里没有写的是,朱自清当时有个教职,每月薪水一半交给朱鸿钧。朱鸿钧犹不满足,自己跑到学校,让学校把全部薪水都交给自己。
——这是(试图)用经济控制。
1925年,在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接到朱鸿钧的家信。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用愧疚控制啊。
当时父子反目已经四年,不相见已经两年,暴力和经济都无法控制儿子,朱鸿钧不得已服软,说自己病、老、快要死了。
结果怎样?
朱自清愧疚不已,写下《背影》,彻底原谅父亲。
————————
年轻时读《背影》,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到父亲去世后又读,忽然间就,毛骨悚然。
我父亲没什么文化,写不来家信,但控制我的原理,与朱自清的父亲差不了多少。只是更暴力和粗粝。
特别是他最后的十几年,“我老了,活不了几年了”总是挂在嘴边,说自己这里病那里痛,也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