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江湖上有一个神秘组织,
成员们每天带着娃去拉练。
爬树、跑步、登高望远。
这个组织就是:
鸡眼群。
育儿界“鸡眼”是啥意思?
鸡眼群卷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为了不让娃近距离用眼,
吃饭时,
很多家长一勺一勺给喂!
(怕盯着饭菜看出视疲劳......)
这也太废妈了吧!
眼科门诊经常有家长问:
我们从不让娃玩手机,为啥还近视了?
我娃干啥可专注了,乐高一玩就是两小时!
我们可注意娃用眼了,全家都不看电视!
远离手机、不看电视、不刷视频,就可以让娃不近视吗?关于保护眼睛这件事,家长们的误区实在是太多了
误区一
不看电子产品就不会近视
近视和电子产品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导致近视的,是近距离用眼过度!
连续用眼、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恰当的光线等,都可能导致用眼疲劳,最终导致近视。
有些家庭虽然让孩子远离了电子产品,但对看书、写字、拼拼图、玩乐高、弹钢琴等近距离用眼并没有科学管理,长时间下来依旧会导致眼疲劳。
误区二
配眼镜能拖就拖,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有些孩子已经确诊了近视,但家长认为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所以不给孩子配镜,或者配眼镜之后只在上课时候戴。这种观点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科学佩镜不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反而能有效阻止或减缓近视发展。如果已经近视却“硬撑着”,非常容易眼睛疲劳,从而加速近视发展。
误区三
近视不用担心,成年后做个手术就好了
手术只能矫正近视度数,而近视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并不能解决。另外,有一些禁忌症的人是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
误区四
迷信预防近视的产品
近视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来防治,没有捷径可走。与其花钱给孩子购买各种营养品、眼治疗仪,不如学会为孩子的眼睛“减负”,多进行户外活动,改善容易危害儿童视力的各种不良环境因素。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