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神兽归笼,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整天在家玩手机怎么办?
为了阻止孩子沉迷手机,有些家长煞费苦心,对娃“严防死守”,不仅会把手机藏起来,还会设置密码、调到青少年模式,想尽各种办法。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家长防守措施再严密,孩子们也总会找到解决办法,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事实上,孩子玩手机“堵不如疏”,我们不应该一味地采取强硬的控制措施,关键在于让孩子学会自律,合理管控好使用手机的时间。
孩子玩手机,不应该管理太严格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由侯勇饰演的贪官在被抓时,满满一屋子全都是钱,可他却一分钱都不敢花。
因为小时候太穷,对钱太渴望,他变得盲目追求账面上的数字,寄希望于钱越来越多,获得更大的安全感。
同样的,如果我们对孩子玩手机管理过于严格,等他们有机会不受管制时,也会变本加厉,对手机更加沉迷。
尤其在暑假里,孩子空闲时间多、学习时间少,玩手机的机会大大增加,很多家长白天又忙于工作,根本无法对孩子玩手机做到真正的严格管理。
最后结果往往是,孩子拿起手机玩个没完,家长干瞪眼着急,只能无力控诉:孩子好不容易放暑假了,玩就玩吧。
殊不知,由于暑期孩子玩手机时间更长,造成的伤害比平时还要更大。
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1.伤害视力
经常盯着手机,电子屏幕对孩子视力伤害是最直接的,之所以很多孩子早早戴上眼睛,“罪魁祸首”就是过早接触了电子产品。
今年1月份时,杭州有位家长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孩子刚上幼儿园中班,班里却只有四五个孩子视力正常,早早都戴上了小眼镜”,她总结原因,主要就是因为经常玩手机。
2.影响大脑发育
美国有相关研究发现,重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孩子,大脑皮层会有过早变薄的迹象,而且那些每天盯着屏幕超过2小时的孩子,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
研究人员认为,孩子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大脑过多被动地接受声光刺激,会导致其他感观刺激接受不足,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3.破坏专注力
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与看电视类似,受到的刺激过于强烈,会使孩子一直处于被动输入的状态,适应这种快节奏以后,很难在相对平淡、节奏放缓的现实生活里集中注意力。
比如有的孩子上课爱走神、坐不住、静不下心来看书,就与经常玩手机,专注能力被破坏有一定联系。
利用这3招,让娃玩手机学会自律
1.提前与孩子约定好使用时间
现在很多孩子的学习,需要借助手机来实现,要想完全禁止并不现实,我们应该提前与孩子约定好使用时间,规定每天玩手机不超过多久。
虽然孩子有很大概率会超时,但我们仍要与其做好约定,一方面当孩子玩手机时间太长时,我们可以更坚定地保持立场,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的“承诺和一致原理”来说,一个人在做出承诺时,他的行为会不自觉的向承诺靠拢和执行,有助于我们对孩子玩手机进行管控。
2.避免过早接触手机
美国儿科学会曾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应禁止接触手机;
2-6岁的孩子,应尽量少接触手机,并且4岁前,要在家长陪伴下玩手机,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每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日总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6-18岁的孩子,每日接触手机应在2小时以内。
3.为孩子培养一些独处时的爱好
很多孩子之所以手机从不离手,是由于没有其他用以消磨时间的爱好,如果孩子有更有趣的事情要做,对手机的兴趣自然会大大减少。
我们可以为孩子培养一些独处时的爱好,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我们可以带他们踢球、游泳,如果孩子喜欢乐器,我们可以带他们唱歌、弹琴,用爱好和兴趣,来替代手机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