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无法被人们原谅的实验,年仅9个月大的婴儿就用来做实验!在1920年的时候,人们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许多心理学家为了探寻人类心理的秘密。
实验开始
背地里进行过非常多的惨无人道的实验,其中就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他想探究人类对恐惧的反应,于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那就是将一名九个月大的婴儿,作为恐惧实验的对象。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名九岁的婴儿名叫小艾伯特,而这次实验也被称作为“小艾伯特实验”,实验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接触实验。将小艾伯特放入实验的地点,让小艾伯特依次接触各种事物。
比如猴子、兔子、老鼠、火焰和冰块等等,根据小艾伯特的反应来初步判断小艾伯特的喜好,其中除了火焰和冰块这些极端的物质外。小艾伯特非常的喜欢毛茸茸的动物,比如兔子、狗狗和小白鼠。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这和小孩子喜欢毛绒玩具的表现是一样的,其中小艾伯特更是对小白鼠爱不释手,每当小艾伯特与小白鼠在一起,就会显得格外开心。实验到这里第一阶段算是正式结束,而下一步就要进行实验的第二部分。
实验的第二部分是刺激实验,就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给予小艾伯特一定的刺激。当小艾伯特碰到自己喜欢的小白鼠时,实验人员就会在一旁制造出非常难听的声音,而小艾伯特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被吓得哇哇大哭。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以后每当小艾伯特,想要碰一碰喜爱的小白鼠,就会听到那种刺耳的声音,而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以小艾伯特的大哭而结束。就这样,实验丝毫没有顾忌小艾伯特的感受,而继续进行着......
实验的结果
实验的第二阶段还在不断进行,小艾伯特每次都会被刺耳的声音给吓到,这种刺耳的声音成年人听到后都会难受,就更别说只有九个月大的婴儿了。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但是,为了自己的心理学实验,约翰·华生已经坚持将实验进行完成,当实验的第二阶段完成后,便开始了实验的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更加简单的一点,就是在第二阶段的实验上把刺激条件给删除。
也就相当于重复了第一阶段的实验,虽然还是让小艾伯特来接触一些重复的物品,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当人们把小艾伯特最喜欢的小白鼠放在他面前,结果小艾伯特表现得非常抗拒,如果强行让小艾伯特触碰小白鼠,他就会突然开始大哭。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不仅如此,只要是毛茸茸的东西,小艾伯特都会变得非常抗拒,这与一开始小艾伯特的表现截然不同。而华生也觉得这次实验,已经达到了他所研究的目的。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