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页码,就没有阅读的压力。这本书的主题,多少是有一点“功利”的,可能很多家长会希望孩子读完后能变得会说话。如果带着这样的目的,可能在看书时就会格外关注看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当看书成为任务时,也就失去了许多阅读本身的乐趣。
这本书没有页码,也没有章节和标题,你可以随便从哪一页开始读,可以往前翻往后翻,可能读着读着就发现自己已经读完了。我们都知道,当你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时,往往会更投入,更有成效。作者淡化了常规的顺序和框架,提供给孩子一种轻松的、没有压力的阅读氛围。也多亏了这样的设计,让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翻完这本书。(当然核对装订顺序的痛苦就不向大家透露了……)
虽然没有页码和章节,但整本书的内容并非随意地安排,而是遵照了比较清晰的逻辑线,从“沟通的重要性”说起,然后是“沟通是什么”,接着讲“沟通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先是“像公众人物一样表达自己”,确立一个总体的“沟通的形象”,其次是“说话的声音”“说话的语速”“自己的外表”等等外在的方面…… 层层递进,还原出了一个从外到内、从自身到对方这样的一个过程,非常巧妙。
2.一页蓝天?
大家在读到这一页的时候,有没有过困惑?
这个没有什么内容的蓝色页面,在最初读到的时候,我只把它当作一个放缓阅读节奏,放松休息用的过渡页。但有一天,当我又翻开这本书做下厂前检查时,我突然被这一页感动了。
在这一页的前面,讲了很多“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对那些还不太擅长沟通的孩子来说,会不会让他们畏缩,觉得沟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呢?是不是会让他们害怕沟通呢?我是有些担心的。而当我翻到这一页时,心中冒出的一丝焦虑突然就平复了下来。仰望蓝天时,心总会不自觉地跟着开阔起来,在这里也是同样的感觉。它告诉我们,虽然良好的沟通很重要,但不要因此而焦虑,快乐是更重要的事。
在这一页的后面,作者紧接着关注到了那些有发音困难,害羞的孩子。他们正是那些可能会对沟通有焦虑感的人。在用一张蓝色页面舒缓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后,作者给了这些孩子建议,温柔地鼓励他们。这是让我特别感动的一个点,这本书并不是那种只会讲一堆空泛理论的成功学“鸡汤”,而是一本充分理解和尊重读者,以一种平等包容的心对待读者的真诚的作品。
如果一本教人说话的书让读者都读不进去,那它的可信度必然大打折扣;如果它能让你愿意读,甚至轻轻松松地读完,是不是更能证明书的内容是有效的呢?
一个不爱说话的人的阅读领悟
我必须得老老实实承认,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恐患者,并不是那种口若悬河,能够临场发挥得很好的人。前段时间,营销老师想要我做一个分享,我虽没有一口回绝,但也向营销老师暗示:“如果把这次分享搞砸,是不是反向证明这本书作用不大……”但营销老师毕竟也是这本书的资深读者,她温柔地鼓舞了我……
那几天,每当我有了退缩的念头时,我的心里就会开始自动默念这本书的开头“亲爱的、最棒的男孩和女孩们……”它就像一句魔法咒语,能让我的恐惧退缩,生出勇气和力量。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很直接的东西,就像上考场考试前有认真复习,答题时就不会那么慌张。如果一个孩子读过这本书,也许在某一次因为紧张不敢开口前,想起这本书教给他的东西,或许他也会生出勇气说话发言。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深奥,甚至可以说是简单,但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有效的。读过这本书之后,里面的一些画面常常会在我的脑海闪现。
比如在做分享的时候,它会提醒我——“要真真实实地和人说话”。
比如有时候谈话冷场的时候,我会想起“那些小小的沉默时刻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就是传说中的“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吧”)
写在最后
一本小书可能无法让读过的人一下变成登台主持的说话“专家”,但它或许能够给日常生活提供一些小小小的帮助,让读过的孩子有了注意说话方式的意识。比如当他们不想刷牙时,或许会想起书里写到的小伙伴要送不爱刷牙的朋友牙刷和牙膏,从而更愿意保持口腔卫生;当他们想要撒谎的时候,会想起书里展示的撒谎的可怕后果,从而选择真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