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在此之前,对“无为”的理解有些片面。原来认为“无为”就是啥也不干,不用作为,和“躺平”的意思相近。
听曾仕强老师的讲解,“无为”是不违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之意。
“不言之教”就是少讲多做,以身作则去示范比口若悬河的说教更有效果。
01.处无为之事
小珍珠这么小的孩子也不喜欢别人唠叨,她常对我说,要好好说话她才听,她不喜欢妈妈大吼大叫。
自从看了这些家教书,我也一再努力地改,有话尽量好好说。
有时心里着急,难免口气有些急躁,声音就大了起来,结果她就更磨蹭。毕竟孩子若不配合,家长再急也没用。
昨天中午,看看还有半小时就到儿子回家吃饭的时间了,还没炒菜,心里有些急躁。
小珍珠老是跑来打扰我,我说了一些话,令她很不高兴。
晚上,我问她:“上午为什么不高兴?”
她说:“妈妈大吼大叫了。”
我说:“我怎么不记得自己今天大吼大叫了,那妈妈是怎么大吼大叫的?
她回答:“你说‘你怎么又把东西弄得到处都是’。”
原来,不是大吼大叫令她不适,而是我说话违反了“55387定律”,直接强调了说话内容的7%,而忽略了55%的态度和38%的语气。
“你怎么又……”的句式,本身就带有指责之意。
当时若用描述性的句式来说就能达到效果,可以这样说:宝贝一个人剪了这么多的纸片,真能干;还在每个纸片上贴了双面胶、画了画,挺有意思的;等会在完成之后,能收拾一下就好了。
别的孩子性情可能不一样,我家两个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只要好好说话,她目前都会听。
02.行不言之教
做家长真是一门学问,教育孩子也真得不简单。
在《给孩子五顶学习帽》一书中,提倡要对孩子的抗逆力进行培养。抗逆力,即耐挫力。
现在有很多孩子,心理较脆弱,抗逆力比较差。大多数家长重视智育,而忽略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孩子在玩扑克牌或下棋,输了就不高兴,就属于抗逆力很差。我家两个孩子皆是如此。
小珍珠在去年暑假学了几节围棋课,顺带着她也教会了我。
按照“123陪伴法则”,我决定要经常陪她下围棋。
刚开始,她赢棋后还挺高兴的。后来,我赢她,她就很难受。我若让着她,她又觉得没劲。另外,一局玩得时间过长,最后都没了兴致。
鉴于此,最近几天,我们改了一下规则:每天只玩十五分钟,用沙漏计时。
这样做的原因如下:一则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水平在十分钟左右,太久容易疲倦;二则用沙漏计时,初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体会15分钟大概有多长。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有介绍抗逆力的培养,其中有一条就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家长对待输的态度,行不言之教。
因此,这两天和她下棋,我不着痕迹地输棋,然后还“自言自语”地说:“没事的,不就输掉几颗子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我会赢回来……”,还不忘感慨:“胜败乃兵家常事也”。
每次,她都很慷慨地抓一把棋子给我,假装我没输这么多。
希望在我输棋的熏陶下,下次她能正确对待输赢。
其实她每次若能冷静些,赢面还比较大,但小孩子容易被带了节奏,乱了自己的阵脚就被动了。
今天,她又说出雷人之语:“妈妈,下围棋不能算你陪我玩游戏,我是为了让你变得更聪明才陪你下得。”
看来,还不能老输,不然就被她“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03.家庭教育的雷区
有时候小珍珠问我一些事情是怎么知道的,我感觉给她解释不清,就故弄玄虚地回答她:“我掐指一算,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