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长爱孩子可是别具一格,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把心都给了;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会当成是障碍。
近日,网上出现一段视频:在山西忻州一处公园,很多家长领着孩子散心。几个孩子看到了秋千,都抢着要玩,一个大男孩先坐到了秋千上,另一小女孩不乐意了,找奶奶喊着要玩。

不知是什么人发的,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奶奶会大怒?但是不该大人动手,可是奶奶和男孩的妈妈打了起来。
孩子嘛!他们不就爱动,看到玩乐健身器材,都抢着玩,挣抢是孩子们的哲学,眼疾手快的能抢到优先权,个子高也抢得快。
但是大人用公德要求别人,自己却可蛮横无理。奶奶可能让男孩让女孩,但男孩不理她。她就拼命的摇秋千,干扰男孩,想让男孩从秋千上下来。

站在一旁的男孩妈妈怎么能忍受?上来踢了摇秋千的奶奶一脚,两个人就发生肢体冲突。这位奶奶可不服气,男孩霸占了秋千,妈妈还踢她,气得她是七窍生烟,咆哮着抡起手中的包招呼踢她的年轻女士。
小女孩大哭起来,喊着不玩了,男孩也从秋千上下来站在地上一直看,周围的人有的围观,有的拍照。

谁的错呢?是男孩没有让女孩错了?是女孩奶奶眼中没有别的孩子错了?是男孩妈妈不尊老错了?讲私都有理,讲公遵循先后原则,不管怎么说,女孩奶奶的摇秋千动作是危险的。
我们家长在养育孩子上,是原始自私的,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而是看成需要保护的私有物品,并把自己的情感喜好投射在孩子身上。
家长表面上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却为了满足自己实现不了的欲望。家长小时候没有独自享有过什么,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有了孩子,就让孩子独自占有,无节制地满足孩子。

家长按照自己的自私意愿养育孩子,其实剥夺了孩子认识世界和成长的权利,孩子被塑造成了世界的中心,生活做事没有了边界。
玩秋千这件事,可以简单处理。公共场所要讲先后原则,只要都是孩子,不分年龄大小。
女孩奶奶可以告诉孙女:公共秋千,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玩,谁先来谁玩,哥哥玩完你再玩,你也可以礼貌地和哥哥说“哥哥,我很想玩秋千,你能让我玩一下吗?”,如果哥哥不同意,你也不必伤心,可以等一等。
奶奶就陪着女孩静静等待,不要帮忙,奶奶如果帮忙说情,就会让女孩觉得奶奶什么都能做,可能会对家里人产生依赖。

家长养育孩子,要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独立的人,要理性地克制自私的欲望,给孩子示范礼貌得体,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当的示范,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比如,奶奶和妈妈在孩子面前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