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菜市场看到了很有启发的一幕。
一个大概十一二岁的男孩在陪着他妈妈买菜。
与其说是他陪妈妈买菜,倒不如说是他妈妈在陪他买菜。男孩的妈妈只是站在男孩的身边拿着袋子,全凭男孩在菜摊前挑挑拣拣。
一边挑着菜,男孩还一边跟他的妈妈讲解着原因:
“苦瓜很新鲜,现在天热,苦瓜和鸡蛋一起炒,下火。”
男孩的妈妈在一旁微笑着,只是帮男孩装着他挑好的苦瓜。
挑完苦瓜,男孩又挑起了一旁的西红柿,再次讲道:
“吃苦瓜再炒个西红柿,酸酸的,正好开胃。”
男孩的表现让我十分惊讶,我忍不住开口问道:“小朋友,你怎么这么厉害呀?”
听到我的夸奖,男孩的妈妈忍不住笑道:“他很早就开始学做饭了,现在我们家的饭都是他做的。”
听到男孩妈妈这样讲,我更加惊讶了。
看着我的表情,男孩的妈妈又讲道:“现在小孩都聪明,他自己在手机上跟着别人学食材搭配,学做饭,做得比我和他爸爸还好呢。”
后来,他们又和我闲聊了几句后,便离开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是什么让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可以如此能干、乖巧呢?
我注意到他妈妈的一句话:“做得比我和他爸爸还好。”
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中,他分享过很多案例。有很多老师、高学历人群,他们自身往往非常优秀,但是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显示出没有自信的样子。
主要是因为由于其自身是比较成功的,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难免遏制孩子的自主选择,认为孩子做不出正确的判断。
在这一被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孩子渐渐越来越不自信。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女孩的例子:
那一个名校毕业、容貌漂亮的女孩,但是在公司开会时却连基本的发言都不敢。每一次通知开会,都会让她十分焦虑。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她的母亲十分优秀,小时候便对她十分严苛。她的每一个意见和每一次成绩都会被母亲扁得一文不值。哪怕她讨论一些社会热点,她的母亲都会说:
“你考虑得不全面。”
“你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你要注意到其他方面的问题。”
母亲的丰富经验和较高的成就令母亲执着于否定孩子的想法,一心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想法走,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成功。
她没有想明白的是,从小被细铁链禁锢的小象,长大了也挣脱不了那细铁链。
所以,当家里面有强势的大家长时,孩子到底丧失了什么呢?
永远走不出父母的影子,成为孩子内心的结
综艺《少年说》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站在天台上,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他母亲的回应则是冷冰冰的,她说:“其实我一直都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在女儿告诉母亲她的行为不妥时,这位母亲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表示:“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你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最终发现母亲的想法,无法改变的女儿,只能哭着走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