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育行业工作几年,甚至听过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提到,自己在学校被欺负后回家告诉爸爸,结果非但没得到安慰,还被爸爸打了一巴掌,责怪他为何如此没用。

从这些家庭中,就能看出来,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保持善良,但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毕竟在这波诡云谲的世间,并非所有人都是心怀善意的。
正如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所写的那样,“太阳和人心,都不可直视。”我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心再善也需要把握尺度和边界,否则无原则的善,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可能被坏人利用,滋生更大的邪恶。
告诉孩子这些事,能成为他们一生的护身符
1、当别人的请求触及你的原则和底线时,可以勇敢地拒绝

席慕蓉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觉得事情有一点不对劲,那么,任凭周围的人如何纵容,如何引诱,你都要拒绝他们。”
学会拒绝,是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一课。
哈佛大学曾经进行过一项针对1000多人的追踪调查,时间长达3年,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学会合理的拒绝,往往能降低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人往往会因为面子或者人情等关系,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只能忍气吞声地当烂好人,结果委屈了自己不说,对方或许也并不领情,甚至还会给你贴上“软柿子”的标签。

我们要告诉孩子,要有拒绝别人的勇气,坚守自己的内心,当别人的请求触及到你的原则和底线时,大声地说“不”,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的底线,想必他们以后也不敢轻易地欺负你。
2、不要太在意外界对你的评价,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孩子在“自我概念”的形成阶段,往往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在形成自我认知,其中老师和父母等权威人物的意见占比较大。
如果你们没能给孩子正面的鼓励,一味要求他们老实听话,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变成“讨好型人格”,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凡事都以别人的标准为先,却没有自我的判断。这样的人生往往会过得特别辛苦。

生而为人,我们要有被人讨厌、被人拒绝、被人议论的勇气。
人非璞玉,必然存在一定的瑕疵,有些人磁场不合,多少会相处不来,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把别人的分量看得太重,希望我们都能找到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