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大多数时候到会得到不好的结果,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是延长自己欲望得到满足的时间,这是成功必备的一种能力。
欲望这个东西思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满足一个会滋生新的和更大的欲望。而各种欲望中情欲则是最难控制的,情欲多数会让人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时候却又是犯错误的契机,这也是这句话片面性中又不乏道理的表现。
淫是多的意思,在这句话中没有别的意思。
道德经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此啬即指淫的反义,是不足、紧张最多时正好而不多余的意思。道德经又说,余食赘行,非道也哉。这里的余即多余,赘即累赘,都可以与淫字之意相当,不符合道的标准,是善的对立面。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出自明朝儿童启蒙书书籍《增广贤文》。古人认为“淫”是所有恶行中最恶的,比杀人放火还可怕。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很有道理的,显示了古人对事物高超的认知度。
首先我们要了解“淫”字的意思,淫意思为一 过多,过甚。二 放纵,沉迷。三 迷惑。四 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可以看到“淫”不是单指淫荡的男女关系,而是过度,过分放纵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不可放纵,要守规矩,讲原则,不然就会做错事,小则散家,大则亡国,国破家亡是最大的恶。和孟子说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道理差不多,都体现的是儒家为人处事和治国的理念。
正确理解“万恶淫为首”的关键在“淫”字。这里的“淫”不是“奸淫掳掠”的“淫”,而是“富贵不能淫”的“淫”,意指过多、过分,在这里可以引申为贪婪、放纵。想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需要从它的出处和产生背景着手。
《增广贤文》
“万恶淫为首”出自《增广贤文》,此书定义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通篇主要讲解人际关系处理、处世之道和命运等话题,激发人们多读书、心向善。里面有很多金言警句,向人们揭示社会的复杂、命运的因果循环,要多为善,才能使自己的境遇变好,要多读书,才能让自己的命运改变。
作为启蒙读物,讲道理就可以了,摆事实还为时尚早,所以就说明“淫”字并不是实指,而是概论。
产生背景
《增广贤文》成书于明朝,中国古代礼教最盛行的时代。朝廷以礼教治国,礼教所崇尚的就是三纲五常、上下尊卑的伦理关系。不仅仅指父母亲兄,还包括君臣大义,这是统治者掌控天下人思想的手段。上面讲《增广贤文》作为明朝官方指定的儿童启蒙读物,其通篇描写的都是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因果命运,翻译过来也就是统治者们倡导的伦理关系,也就是礼教治国的工具,让臣民忠君爱国。
因此,“万恶”之首,不是某一项罪状,因为礼教不是法律,不会规定哪一种罪行是最恶劣的,这里的“首”,应该是指错误的源头,将万恶的源头定义为“过分”。尤其在明朝,农民就是农民,当你做了过分的事,不保持本分,那你就是“作恶”,大臣就是大臣,当你做了过分的事,有了非分之想,那就是“大恶”。
综合来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放纵和欲望是罪恶的源泉,万事要有度,当你的欲望过大而超出本分,就离罪恶不远了。
回归原文
此话只是全文中的一部分,完整的表述是:万恶淫为首 百善孝为先。
联系上下文,我们会更清晰的发现,它是一种伦理层面的辩证关系。教你如何老实本分,教你如何正视自己的阶级地位。这正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抨击这一类思想和教化。它们虽然为统治者所利用,但是就其根本而言,确实蕴含至理,教人向善,如果一个社会按照统一的价值观去发展,那么无论这个价值观是好是坏,都将是和谐稳定的社会,那就是一个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