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保持好心态,不要老想着高反的事情,放点轻松的音乐,让自己放松,调整好呼吸。
高原反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在以前张大夫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而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说,我还是有资格说一说这个问题的。说实话,我自己进藏之前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担心,就怕自己受不了这种高原反应。但是几天工作生活下来,也的确有一点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我是参加2021年9月9日-9月13日,有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举办的“西藏人人健康”义诊活动,跟随北京专家团来到的西藏。第一天刚刚下飞机的时候还感觉不到什么,在坐大巴车回日喀则的路上,我就开始了头部不舒服的感觉,到了酒店后这种感觉非常明显。当天晚餐吃完后,我出去溜达了一会,感受了一点胸闷憋气的感觉。回到酒店休息的时候,我打开了房间里的送氧通风口,不得不说当地好一点的酒店都有送氧通风口,每天晚上八点到早晨4点给氧气。同时,当地医院还给我们准备了吸氧瓶,就是咱们去医院看到的吸氧装置,我也都用上了,但是即使这样,我第一天晚上睡觉也是没有休息好,可能这都是缺氧带来的吧。这一天我听从领队的意见,没有洗澡,因为怕感冒。

第二天是我最难受的一天,整体感觉疲惫、憋气、全身酸痛、头痛,我考虑这就是我的“高原反应”吧。这一天我很注意吸氧,同时口服了一粒“布洛芬缓释胶囊”来对抗头痛和全身酸痛的不适感觉,的确效果很好,吃进去之后头痛和全身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第二天晚上我在日喀则的街头溜达已经不再那么难受,晚上回到酒店睡觉也比第一天强多了,睡了6个小时,还不错进入第三天。这一天我还是没有洗澡。

第三天我和霍勇教授一起进到最基层的藏区——南木林县艾玛乡义诊。义诊过程中需要大量说话,这是一个容易引起缺氧的过程,我们带着小瓶装的氧气,时不时吸一吸,还可以第一天我看了50个左右的病人就诊量,没有太感觉疲乏不适,当时我就觉得我开始耐受高原缺氧的环境了,“高原反应”在减退。第三天晚上休息不错,我早晨起来还出去溜达了一会。日喀则几乎每天早晨都在下雨,冒着下雨领略了祖国边疆的大好风光,很开心。这一天我还是没洗澡。

第四天的义诊活动最累,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的藏族朋友知道北京专家来了,很多人都来看病,于是我们这一天的工作量最大。繁忙的工作中,也忘了吸氧,几十个病人看下来也没什么问题,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当地医院的院长欧姆院长评价张大夫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他猜我平时一定注意体育锻炼,他说这能看得出来。其实,第四天我的高原反应已经消失,能够应对大劳动量的劳动了。晚上休息很不错,睡了7个小时,没有再吸氧,没有任何明显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因为天气很干,我的鼻腔里出现血渣,鼻出血了一次。到了这一天,我依旧没有洗澡,还是怕感冒,据说感冒还是会让人很难受的,还好这几天我很注意,都没事。
第五天,我们就要返回北京了,这一点的早晨,我坐在西藏日喀则的酒店里,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通过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帮到更多即将进藏或者将来可能回来西藏的朋友。我来的日喀则是西藏海拔比较高的城市,大家以后可能回去拉萨、林芝等低海拔城市,应该高原反应比我要好一点,大家也大可不必过度担心,做好应对措施,尽量从低海拔城市一点一点耐受向更高海拔城市进发,可能大多数人都能完成自己的西藏之旅。当然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也别强求,毕竟健康还是第一位的。回家准备好好洗个澡。

总之,我的感受是,进藏没有我一开始想的那么可怕,但也绝对不会一点不适感觉都没有,具体到每个人的确是反应不同。大家进藏旅游工作,还是要以身体健康为第一位,千万不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