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排挤”的原因,无外乎以下6种:
刚刚入职新公司或接手新岗位的你,却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学历、资历、背景、相貌等等硬件条件,弄得同事“自惭形秽”;
你在短时间内连连加薪或升职,使同事“妒火中烧”;
很不凑巧,你是被一个在公司人见人厌的人招进来或带过来的,于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4.你标新立异、爱出风头,又在言行举止上不太注意分寸,搞得同事“望而却步”;5.你跟上司走得太近,又跟同事过分疏离,让同事“嗤之以鼻”;
6.对不起,你确确实实挡了别人的路、动了别人的奶酪,令同事“不共戴天”。
针对上述原因,有以下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因第1、2种原因而被“排挤”,出发点无非一个“妒”字,其实并不算是坏事。所谓“不遭人妒是庸才”,只有能力到了,才有让人妒忌的资本。
同样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好解决。
首先,自身一定不要有“自我感觉良好”或者“高人一等”的想法;其次,对待同事的态度要诚恳、和蔼,树立“我们都一样”的观感;再次,主动参与到同事的谈话中去,但注意只是参与聊天,不要刻意成为焦点,多去赞赏与附和;最后,要利用你的能力和客观条件,协助大家共同进步,同时适当为大家谋取切实的福利。如此一来,“排挤”自然烟消云散,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有能力、聊得来、还能帮到自己的人对立呀。
如果是因为第3种情况被“排挤”,虽然有些“不幸”,但也不必丧气。此时你属于“被标签化”了,只要在日后的接触中,能做到逐步“去标签化”,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去标签化”过程中树立一种“我是为了要做好这份工作,才接受了这个officer,无论谁找到我,都会接受这个挑战”的工作至上形象,并且配合相应的实际行动。同时,也要表示你很感谢提供了工作机会的人,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被“排挤”的原因是第4、5种,则要仔细思考了。因为这两个情况的成因都在你自己身上,主观能动性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此时要衡量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拥护领导”和被同事“排挤”、甚至“孤立”的优劣与得失。
如果确实是被“排挤”造成的损失更大,那就端正态度、低调处事、谨言慎行、学会倾听、领导要拥护、同事也要亲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反之,那就索性坚持做好自己,继续“服务好领导”。
一旦因为第6种原因而被“排挤”了,那就别想着“合家欢”了,因为此时已经不具备“大团圆”的基础了。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拉一批、打一批”,毕竟你不可能挡了所有同事的路。团结可以团结的同事,形成攻守同盟,并非一定要去和“另一派”对抗,但却要有足够的能力自保。同时,一定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工作技能,只要你能力强到无可替代,一切的“牛鬼蛇神”都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职场人多了,自然会有各种冲突。面对排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提升自我,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当你能力只比同事高一点点的时候,都排挤你,嫉妒你。当能力比同同事高很多的时候,都仰望你。绵羊再怎么排挤也排挤不到狮子头上。
2.低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时候你做的太好,又太高调,自然太惹眼,保持低调谦逊,得了便宜不要到处炫耀。
3.分化,化整为零。既然有圈子就肯定会有冲突,结交一些边缘人,组建自己的圈子,当你的圈子足够大的时候就不可能排挤到你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职场中不可能人人看你都顺眼,但是也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
4.适当让利。做事都讲团队,1+1远远大于2。很多时候你认为自己做的很好,其实团队在后面也有支援,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所以自己有收获的时候可以适当让你给团队,绩效奖金高可以团队一起吃饭,同事帮助让你得到表扬可以适当送个小礼物。职场关系也需要用心维持。
5.自我反省。如果是和一个人冲突,可能是对方问题,但是当你和所有人都冲突的时候,就必须看看自己有没有问题了。职场本质上是利益交换,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一天盯着你。无论是言语上的,还是行为上的错误,明白过来就应该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