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作品家喻户晓。他的情诗如琴弦般触动着人们最深情的神经,又如清泉般自然而和谐地融进人们无尽的血液中。但是,你知道吗,普希金的爱情诗大多是歌颂和纪念他曾经爱上的情人;而他年轻的生命和为人类创造美的事业,也毁于他所仰慕的女人?
1830年,三十多岁的普希金在莫斯科的一个舞会上认识了一位绝色少女。她约莫十六、十七岁,容貌端庄,胜过水中莲,那曼妙轻柔的舞姿,更令人着迷。她是娜塔莉亚·冈察洛娃。普希金一看到她,就情不自禁地拜倒在她的脚下。在诗人眼中,冈察洛娃是一幅名画,是艺术的奇迹。
认识冈察洛娃后,普希金经常去她家。他完全被她的美貌迷住了,爱火不可遏止地燃烧着。然而,冈察洛娃对普希金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她的母亲也不太喜欢这个浪漫的天才。在对宗教和沙皇的看法上,她们母女与普希金完全不一致。因此,普希金在与这个家庭打交道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冷漠和克制。
然而,为了爱情,普希金根本不在乎这些。几天后,他终于向冈察洛娃求婚了。结果碰了个软钉子,冈察洛娃的妈妈婉言拒绝:孩子还小,现在不着急考虑结婚。
一块烧红的煤块被扔进冰水里。
普希金吃尽苦头,当天就启程前往考加苏,加入了与土耳其作战的俄军。他试图通过战争的强烈刺激来忘记爱情创伤的痛苦。
半年后,普希金回到了家乡。他正准备出国长途旅行,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让普希金改变了主意。
事情是这样的:普希金的一个朋友在莫斯科的一个舞会上偶然认识了冈察洛娃母女。他向他们介绍了普希金,并介绍了普希金的高加索之行。奇怪的是,这次冈察洛娃母女对普希金不再那么冷漠,而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心。
这个消息就像一架从天而降的金翅鸟,再次温暖了普希金冰冷的心,让枯萎的爱情幼苗立马复苏。他立即启程前往莫斯科。在冈察洛娃家里,他受到了热情款待。恰冈洛娃深情地表达了对诗人的爱意。当诗人再次求婚时,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1831年3月2日,莫斯科大圣天主教堂的钟声响起,普希金和冈察洛娃在这里举行了婚礼。.诗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此,普希金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在莫斯科租了一间很舒服的房子。普希金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幸福。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结婚了,很幸福。我希望我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情况很新鲜。”
然而,在这个充满幸福和阳光的小家庭里,却隐藏着不和谐的阴影,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