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非常爱他的妻子,视她为生活和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他的创作热情像清泉一样涌出,每写一首诗,他就跑到冈察洛娃面前朗读,征求她的意见。然而,冈察洛娃完全没有文学修养,不懂诗歌。她的兴趣只在舞会上,所有的心思都用来思考如何用最时髦的衣服打扮自己,如何参与上流社会的交际。因此,每当普希金拿着诗稿来找她时,她就会无聊地咆哮:“天哪,普希金,你为什么老拿你的诗来烦我!”
普希金只好失望地站在窗前,自言自语地读着他的新作。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由于冈察洛娃的美貌,她深得沙皇和王后的宠爱,因此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可以经常出入宫廷。冈察洛娃受宠若惊,打扮越来越讲究,挥金如土,沉重的债务全压在了普希金的头上。普希金当时在外交部工作,年薪只有5000卢布左右,而他的家庭开支每年需要25000卢布。普希金不得不卖掉自己的作品来弥补这笔巨额亏空。
更不幸的是,普希金的创作权逐渐被他的妻子剥夺了。冈察洛娃天天缠着他,要他陪自己去参加舞会,不喜欢就大吵大闹。普希金虽然对舞会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每天都要陪着妻子参加应酬,这让他疲惫不堪,经常打哈欠不断。宝贵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都白白浪费了,普希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他曾焦急地写信给朋友说:“生活的忧虑使我感到孤独。但我失去了写作。”那种自由自在、独身的生活和闲适。我老婆总是穿得很时髦,混在社会上……”
一个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因为妻子的包袱差点断笔,这是一个悲剧。
然而,悲剧远没有结束。
因为普希金多次写诗批判沙皇的暴政,沙皇对他恨之入骨,决心除掉他,但他迫于舆论压力不敢这么做。他们眼看普希金和冈察洛娃的裂痕越来越深,就利用冈察洛娃的虚荣心和虚荣心,指使一个名叫唐太斯的军官对她进行纠缠,同时纠集了一群流氓散播八卦,恶毒抹黑普希金的名声,并迫使普希金与唐太斯作战。
1837年1月27日傍晚,一声刺耳的枪响在彼得堡郊外的茫茫雪地上响起,38岁的普金西应声倒地。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毁了!杀害普希金的真凶是反动统治者沙皇,而冈察洛娃却被坏人利用,客观上成为制造这场悲剧的媒介。文坛巨星普希金的陨落,与他草率的爱情生活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