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对下一代或者人类幼崽的教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然后,当然了还是有很多人天天认为说用爱可以教化一切对吧?
我们也希望是的。
但是比较现实的一部分人(比如我)会清楚的知道,爱确实是必须的,它可能是必要的,但它绝对不是充分条件。
那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其实有比托马斯索维尔更为高级的理解:孩子的性情品质其实都是习得的,他是在一次又一次试错当中,习得了一些重要的品质。
我们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是一个特别天真的说法,孩子天生可能会有一些在我们看起来不好的东西。
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习得的,我们知道最初他不是故意的,于是我们就可以设计很多的方法,使得他逐步理解那些危险的、破坏的是不好的,那些安全的、友善的建设的是更好的。
这个就需要大量的耐心了。
前段时间我还看过一个视频,也是关于熊孩子的视频,大家坐着一块吃火锅。
然后他就往火锅里扔食物,嘣扔一个,过一会嘣又扔一个。
孩子用筷子用的挺好,能夹起来花生扔到火锅里面。但是他把那个东西扔到火锅里之后,火锅里滚烫的汤就会溅出来,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个时候,画面外伸过来一只筷子,在那个锅里蘸了一下,然后使劲就甩在了那个孩子手上,那孩子就烫着了,然后那孩子就嗷嗷哭。
然后下面又是一片欢呼,说熊孩子就得这么治。
我看完之后在想,这也不失为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
这么直接的,马上的让他得到了现世报,他知道这个水溅出来是烫的,那可能以后就不这么干了对吧?我怎么没有想到?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其实也不是很好,因为这个孩子被烫着的时候,他有两种可能理解方式。
一种理解方式是:原来我这样扔东西进去会烫着别人,所以以后我不扔了。
那当然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希望看到的反应,希望他如此理解对吧?
但是如果这孩子被烫之后,心含怨念:你个坏蛋你烫我干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到烫他的人那个人身上,那么我猜这一次的所谓的教训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可能种下来更恶的种子。
当然,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可能深入的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小朋友的教化过程,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小朋友自己的进化过程,它其实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试错。
早期的时候,随着他能够正常说话,随着他能够不断地听人家讲道理对吧,慢慢,他对善恶的理解是会逐步提高的。
我们接下来讨论刚才已经提过的一个话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