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露西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或将揭开太阳系的神秘面纱
通过地球上的望远镜,天文学家得知木星特洛伊小行星颜色各异,这意味着它们不是由同样的材质组成。然而,不知何故,这些小天体最终进入了木星旁非常稳定且很难进入的轨道。
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Simona Pirani负责研究太阳系的早期形成过程,她说:“因为与木星共享轨道,它们就像木星上所有事情的目击者。”而厘清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历史,对于了解整个太阳系至关重要。
2005年,Levison和法国尼斯蔚蓝海岸天文台的同事发表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假设(现在被称为“尼斯模型”),提出年轻的太阳系曾有一个混乱时代。
在尼斯模型和其他类似的假设中,太阳系形成之初,拥有比现在更多的小天体,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后,都纷纷向内迁移。在成为大行星后,这些气态巨行星与小“星子”之间的引力逐渐改变了它们的轨道,它们因此滑入一个不稳定的结构。
突然之间,这些巨行星向外旋转,来到了今天的位置,把很多小天体赶出太阳系,剩下的那些则混在一起。一些假设甚至认为,第五颗巨行星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赶出太阳系,混乱的状态愈演愈烈。
木星可能在一片混乱中捕获了特洛伊小行星,其中很多可能形成于海王星之外。尼斯模型发表后的几年里,理论家进行了更新,试图解释特洛伊小行星更多独特的特征。另一些科学家检验了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更早的时候,一些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就已经捕获,那时婴儿期的木星只有地球那么大。
为了验证关于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假设,科学家需要近距离观察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
“我期待找到预料之外的东西,”Levison说:“这毫无疑问!”
(译者:Sk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