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大吃一惊,鲁迅原来是这种人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02 鲁迅   琉璃厂   龙山   拓本   拓片   绍兴   造像   木刻   版画   日本   金石   北京   中国   博物馆   收藏

一张关于鲁迅孙子周令飞的截图火了,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内容令人忍俊不禁——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周令飞从未见过爷爷,他出生之前,鲁迅已去世;上学后,同学们经常抱怨:“又要背你爷爷的文章。”;周令飞说:“要我写通讯报道,我最不会写的就是作文,他们不信,就得写,因为我是鲁迅的孙子。没辙,写吧,起了一个头,写不下去,已经半夜两三点钟,太困了,排长拿根烟给我抽,我说不会,他说怎么可能,鲁迅抽烟。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文章写得好、弃医从文、会抽烟等等,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都是世人对鲁迅的刻板印象;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实际上,鲁迅是个资深“尾款人”,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他秀出自己了的“购物车”,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有人都得惊呆。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文节选自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华夏地理》9月刊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撰文:姜异新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摄影:任超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供图:北京鲁迅博物馆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1933年5月1日,鲁迅身穿许广平亲手为他编织的毛衣,留下了这张温情脉脉的影像。据其子周海婴后来回忆,这是他妈妈生平最喜欢的一张照片。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小就爱“抄”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金石学家、国学家、美术家、翻译家......鲁迅以其博学与通达,试图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寻找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时至今日,仍具启示意义。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1929年5月,鲁迅回京省母,此时许广平已怀孕,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带有枇杷、莲蓬图案的信笺别有深意,他称爱人“小刺猬”,又叫未出生的儿子“小白象”,并在信末手绘一只可爱小象,思念之情跃然纸上。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当写作的冲动来袭,卡夫卡会夜间“涂鸦”;福楼拜“必须写出不可抑制的幻想”;鲁迅呢?鲁迅依旧抄古书。抄古书乃至钞古碑,鲁迅的确将这种表面上看来与创新性无涉的工作默默持续了经年,但绝非如同口口相传的那样是为了排遣苦闷。就连德国哲学家本雅明都看得出来,中国誊抄书籍的实践“无与伦比地保全了文学文化,誊本是解答中国之谜的钥匙”。可以说,这也是破解鲁迅之谜的钥匙。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1923年,鲁迅买定位于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院,亲自设计装修,手植树木,他称这间从北房搭接而建、不足十平米的工作室为“绿林书屋”。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人说,鲁迅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思想,却不是构建思想体系的哲学家;他研究中国小说及其演变史,却不是学院教授;他搜集整理很多稀有的金石拓片,却不是金石学家;他为完成中国字体变迁史,遍览碑刻造像铭文,却不是文字学家;他引领了新兴木刻的潮流,却不是美术家;他终生使用金不换毛笔写作,留下3万多页手稿,却不是书法家......鲁迅以他的博学与通达,试图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寻找新文化的方向。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图摄影:陈新宇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期间,他便养成了这一浓厚的兴致。那时鲁迅最喜欢抄的自然是“草木虫鱼”——真实动物有291种之多的《山海经》、中国第一部精湛的生物图典《尔雅》,用比兴手法呈现出华夏大地上的生物多样性、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等等,鲁迅用荆川纸,画了格子衬在这些书里面,专注地影写、描画。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后,陆羽的《茶经》、陆龟蒙的《耒(lěi)经》《五木经》《竹谱》《笋谱》、王磐的《野菜谱》......一本本翻开,便进入了书海里的百草园,鲁迅满腔热忱、非常系统地抄下去。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鲁迅1904年东京留影。他1881年生于绍兴翰林之家,本名周樟寿,南京求学时改为周树人。三味书屋原为绍兴城内一所私塾,鲁迅12岁到此读书,今属绍兴鲁迅故里景区。2iZ拜客生活常识网

20岁出头的鲁迅就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首在立人”的观点,中国现代思想史至此需立新章。

相关阅读:

  • 骂她这么久,没一个人觉得羞耻?
  • 这些片名太太太太长了,肺活量低的就放弃吧
  • 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爱啥美食?鲁迅看75次牙医是
  • 10句作家笔下的孤独,感同身受
  • 鲁迅精华语录一百句
  • 鲁大大的话在很多年以后的今天读来依然很让人警醒
  • 那些作家笔下的神仙句子
  • 你好,六月
  • 书上没告诉你的,生活会教会你,人到中年才懂得的五个道理
  • “剧抛脸”实锤!《林深见鹿》的周一鸣,是《觉醒年代》里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