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03 钟情   歌德   爱德华   青涩   以偏概全   袈裟   称心如意   爱屋及乌   光环   心理学   效应   特征   印象   年代   基础

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 ——歌德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青年时候往往会有一见钟情的体验,自己没有,可能周围也会有些人是基于一见钟情的爱恋,青涩的年代,不一样的体验,“一见钟情”的心理学基础是晕轮效应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理学之一见钟情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方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往往对对方的思想、情操、性格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不相配之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方就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样都称心如意。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某一人的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情也很多,回想自己,可能正在发生在自己身上。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成语“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的体现。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晕轮效应有很多弊端:先入为主、以点概面等。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理学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脑残粉就是晕轮效应的绝佳例子,对自己拥护的明星的负面消息疯狂洗地,完全不顾现实基础。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我们自身来时,晕轮效应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即循环证实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想想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体会?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尽量避免晕轮效应来影响我们的生活。避免第一印象、避免以貌取人、避免刻板印象,避免循环证实,学会正确地衡量一个人。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天一点心理学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天一点心理学,了解生活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更好的指引我们的生活,喜欢我就关注我吧。6zD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为什么一见钟情(男生一见钟情是因为什么)
  • 一见钟情是为什么(一见钟情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 恭喜!德里克-怀特晒儿子出生照片:一见钟情❤️
  • 今天520快把这文案发给另一半
  • 这也许就是成年人压在心底最深处的回忆吧
  • 再看离婚6年后,宋哲的老婆才是最大的赢家,王宝强新女友
  • 一见钟情的科学原理
  • 鱼和水的故事
  • 2018为你写的情书
  • 北京雨燕只钟情古建?专家:它们对城市发展表现出适应性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