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劳动价值论必须要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核心是经济收益必须要以劳动为主要价值基础进行分配。
经济收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先天的资源收益,如来自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各种矿产资源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可以为人类利用的资源的收益等;一类是后天的劳动收益,后天的劳动收益主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而产生的收益,如来自计算器、房屋、歌曲、技术等方面的收益等。
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和来自后天劳动的收益,其涉及到的收益的公平原则应是不同的。
对于来自先天资源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收益平均分享。为什么应是平均分享原则?这里可以比照罗尔斯“无知的黑幕”的假设,笔者这里做一个“无主的黄金”的假设,假设地球及宇宙中的先天资源就是一块丢在路上的没有主人认领的黄金,人类就是过路人。在现实中,若一群过路人遇到了这块无主黄金,这时,过路人如何分配这块黄金才更为公平?显然就是人人平均分配。对于地球和宇宙中的先天资源而言,人类不仅是假设,实质就是过路人,所以,对于这些地球上和宇宙中没有借助人类的力量而生成的资源的收益,对于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而言,公平的分配原则就是大家平均分享收益,这也是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一种分配方式。
对于后天因人类劳动而产生的收益,公平的分配原则应是按劳分配。这里我们假设人类捡到了地球及宇宙这块黄金,这时这群人利用这块黄金开始了劳动,生产了各种产品,但每个人的劳动付出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就是按照每个人的劳动付出支付报酬,也就是按劳分配。
但问题是,有些人由于遗传等原因,在劳动能力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不足,但这种不足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所以,按劳分配也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先天资源收益平均分配和后天按劳分配的不足,就需要有人道原则做补充,其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对这种不足的一种必要补充。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第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3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