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基础不牢固?培养学好数学的好习惯
4.完全不会做的题目
如果这道题目在对完答案之后是有思路的,并不是完全不会,可以选择性的记录到错题里面。
但是如果说你看完答案还是不会,这个题目就先跳过!
等到你中档题目以及中上的题目都吃透之后再重新看,不需要放入错题。
B 错题应该如何记录:
错题的题干:
尽量不要直接抄,除非题目非常的短。而且如果直接抄,没有效率,机械记忆。
在抄的时候,脑袋里面对应题干对应的翻译和知识点。还有思考题目的解法甚至是题目的出法。
建议,精简题干之后再抄上去,直接精简题干到知识点。这样就可以发现什么样的题目是一类题了。
精简题干,剔除掉一个又臭又长的题目的一些无效信息,保留有效信息——也就是会转化为题目步骤题目思路的信息,再去逐一对应,慢慢就会形成总结。
这里多说一句,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强调大家做高考题的原因,高考题逻辑更加严密,会设置得更加巧妙,一张卷子所覆盖的考点思维也会更多。
错题的答案:
这里建议用铅笔!可以擦。
提炼步骤思维/题眼思维:
用自己的语言把思维思路整理,再精简。
题目做完之后脑子里总结一遍思路,将题目分点分步。
重点写卡壳的部分,还有不熟悉的部分,还可以写提示。
C 关于如何复盘题目:
这里希望大家一定是建立在分类做题的基础上。
如果是小题部分的复盘建议20道放在一起复盘,如果是大题建议8道放在一起复盘。复盘是为了总结解法,发现规律。
回顾总结题目:
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所以,重复!
大家都是喜新厌旧的,但是,为了考试,大兄弟们,大姐妹们,我们克服克服。
第一次复盘的时间,是对完答案的当天晚上,睡觉之前。
第二次复盘的时间,是做完这些题目的周末。
第三次复盘的时间,是做完这些的月末。
之后的复盘,就是每次大型考试之前,那个时候直接看题目分类和导图,第三次复盘要做。
再说一遍,需要一定量的题目放在一起研究。
具体怎么做:
第一次, 回顾整理思路,默过做题的步骤,一定一定要把核心的卡壳的那个步骤再梳理一遍。
第二次, 扫题目,提思路,但是要老老实实重新做一遍,精简题干,将题干变成知识点的组合。建立题目和步骤之间的联系。开始去做一个总结。这个时候,你大概已经记住这个题目了,以及它的解题思路。
开始整理框架,从答案溯洄题目。抓住核心的要点,掌握写题的逻辑,写上一步的时候就开始想下一步,步骤的衔接要做到流畅,要快。如果是证明题,看看证明结果是否可以推广。
做思维导图,讲题目分类,分类甚至可以分到题干的最小子类,而不只是题型。讲题目自己进行拆解,甚至可以尝试自己组合,自己出题。最好的情况就是可以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增加题干或精简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