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历史:财商高手太可怕,历朝重点打压,到现代终于一飞冲天
在这个思想基础上,范蠡提出了国储粮政策:
- 如果遇到天灾,粮食欠收,粮价必然上涨,那么国家就把储存的粮食放出来,保证市场正常需求量,稳定价格;
- 如果粮食大丰收,粮价必然下降,那么国家便出面收走市场上多余的粮食,稳定价格。
这种顺应市场规律的调控,既能保证粮食大面积生产,又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国家又从中大赚一笔,国力随经济发展大大提高。经过10年的经济改革与之后10年征战,越国在22年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而范蠡就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先后移居齐国及定陶等地,治产积居,经商作贾,19年间前后3次聚财千金,成为当地首富,又数次散尽家财救济贫困及亲朋好友。他赚钱自如,散钱亦自如,是大智慧之人,范蠡成为后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谓之“商圣”。

商鞅极至的激励机制促秦一统天下
公元前4世纪,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最成功的一点,是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了军功爵位制,通过竞争选拔机制,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效率。

《大秦帝国裂变》商鞅剧照
变法前,爵位和官位都是世袭的,个人再能干没有用,只有贵族和他们的子弟才能做官。
在新的军功爵位制下,任何人只要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凭战功就可以封爵,就可以提拔当军官,就可以在朝廷和衙门里任职。
军功爵位制为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激励,取敌甲士一首级,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一亩。这和今天的计件工资,业绩和奖励直接挂钩是同一个逻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们肯定都努力杀敌。后来六国称秦国有虎狼之师,而虎狼之师是由背后的良田美宅和高官厚禄所塑造出来的。
除了军事之外,商鞅也是用类似的激励逻辑,鼓励生产。这使秦国在经济与战力上的效率,远远超越其余六国,最终让秦国经历6代的积累,对六国形成辗压式的优势,势不可挡的统一天下。

战国最牛投资家吕不韦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的一位商人,他靠战争发了大财,做生意做到了赵国,无意中认识了被秦国送到赵国的人质子楚。一番交谈之后,吕不韦觉得子楚乃是奇货可居,说不定,他就能靠这个落魄的子楚公子做一把政治投机的生意。
吕不韦往来各国,对各国政局都很熟悉,对秦国宫闱的内幕更是了如指掌。他知道子楚不得志,而安国君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又无子,便想以她为突破口,通过华阳夫人扶持子楚得到王位,使自己以“定国立君”之功大捞一把政治财。

《吕不韦传奇》剧照
吕不韦拿出500金交给子楚,让他改善处境,广交宾客。又另外拿出500金选购珍奇玩物,作为送给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的礼物。吕不韦施展口才,说子楚如何贤达,如何聪慧,广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虽然身处异乡,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国君和贤惠的华阳夫人,有时到了深夜还思念得流泪。华阳夫人被他的话打动了,对子楚有了好感。华阳夫人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他立子楚为继承人。
吕不韦为子楚取得王位继承权后,就返回邯郸,终日与子楚饮酒作乐,广交天下豪杰,专等秦国王位轮到子楚来坐。
六年后,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华阳夫人立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安国君一年后逝世,子楚即位,便让吕不韦做了相国,封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时间也不长,仅三年便去世。公元前247年,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

《寻秦记》赢政剧照
赢政做了秦王之后,吕不韦的权势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称号,他食封大邑万户,还拥有上万名家僮,财富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