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态度“3反转”,明年首迎“房子升值潮”?高层13字已表态
10月份哈尔滨作为第一个开始“救市”的城市,率先开启了营救房地产的行动,学者马光远分析,这一次的“营救地产”恰逢其时,房市入冬后,咱们不能再继续浇水了,不然就可能结冰,所以马光远说,是时候提振一下了。
更强的信号,在“营救房市”之后,再次到来,楼市“三变”出现,明年首迎“房子升值潮”?高层13字已表态!
1、央爸表态,不能因为“3+2”红线,就拒绝给房企贷款融资。10月15日,央爸与银保监会等组织了一场会议,继续重复了前段时间“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央爸在这一次的会议中解释道,很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在2020年提出“3”红线之后,就开始拒绝给房企们发放贷款,这是不符合需求的(言外之意是,不能误解“3+2”红线的目的,不可盲目停贷)。

2、央爸同样指出,在房市上涨期,合理限制房贷降温,但是现在房市降温了,应该重新匹配个人房贷关系。
前几日,央爸在发布会中提到,房产高热期,应该合理限制贷款,但是现在房产冷缩了,应该适度增加贷款。一直以来,金融手段都被认为是调节楼市直接、有效的举措,2020年至2021年在“3+2”约束下,房贷利率提升,首套房贷款审批时间加长、二套房直接停贷,这让很多刚需和改善型二套房刚需失去了买房的动力。所以央行再次提示应该“合理匹配贷款关系”。
3、房地产金融属性正在剥离,或增加刚需买房意愿。纵观房子的每一波上浮,基本上都从“优质学校房”开始,这种房产也被认为是地产界的“常青树”,然而从2021年之后,这种“金融属性”正在被剥离,教育双减、大学校划片、多校划片、老师轮岗等一揽子举措纷纷袭来。在北京西城区、深圳福田区、上海部分区域,先后出现房子“跳水价”出手的情况,不难发现,随着“学校房”龙头的消失,整个房市都将回归到“居住”属性。

随着楼市3大积极因素出现,2022年房子或迎“升值潮”?高层13字表态了!
记者: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采取哪些举措?王蒙徽: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F价、稳预期的目标。下一步,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摘自人民日报对住建部王蒙徽专访。

上述这一段话,是住建部长王蒙徽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的时候,提出的对2021年以及今后房市发展的基本定位和策略方向。可以用13个字总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各方面的声音和举措,其实都只围绕王蒙徽的这个定调出发的,所谓百变不离其宗。
所以,指闻君认为,就目前而言,房市确实出现了诸多利好消息,但是并不会迎来“大涨”,因为这不符合基本前景定位,一旦过热,那么“狼牙棒”便会再次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