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培养孩子,请先去除父母的焦虑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15 焦虑   父母   作业   焦距   溺爱   偏差   动机   认知   家长   因素   习惯   过程   原因   老师   孩子
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3. 莫极端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父母发现孩子漏抄作业后,可能会训斥或者打孩子。但通常打骂并没有起到显著的效果,孩子还是出现了同样的行为,父母还是会更焦虑。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这就是又一个认知偏差 — 把问题极端化。在父母眼里,不打骂就等于溺爱,不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坏行为以后肯定越演越烈。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不打骂不能和溺爱划等号,可以有其他的方法给孩子提供支持。哪怕最后发现孩子就是故意撒谎逃避作业,也不等于他以后一定会变成一个品格有问题的坏人。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他与他周遭的环境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在积累经验,不断地在改变。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回想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不也是如此吗?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4. 你该担任什么角色?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在,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轨迹并非线性的。不过,在孩子身上看到问题时,你通常想到的是去纠正,也就是出了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慢慢地,育儿似乎变成了一个纠错的过程。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心理学家 Elliot 和 Covington 把人的动机分为两种:「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趋近动机指行为是以追求一个正面结果为主导的。
回避动机指行为是为了逃避负面的结果为主导的。
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面例子中的家长的动机属于「回避动机」,她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孩子继续出现漏抄作业。那为何不从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和习惯下手呢?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日常生活中,你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习惯吗?孩子的提问,你有认真对待吗?孩子学习到新的知识时,你有为他感到开心吗?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孩子不听你读绘本,不收拾东西,这些问题都可以换一个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增进亲子交流?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随手收拾的习惯?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也就是说,父母与其做「纠错者」的角色,不如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孩子一起探索他们身上的潜力。「趋近动机」听上去比「回避动机」更有挑战性,因为它要求的是我们日积月累的高质量陪伴和引导。可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真的就更容易吗?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孩子再让你感到「焦虑」时,不妨先冷静一下,是不是自己被大脑给欺骗了。通过退后一步你会发现一个「胡乱发脾气」的孩子是累了需要妈妈抱抱,一个「莫名其妙出手打人」的孩子也许只是不想别人抢他玩具但不会表达,一个「故意漏抄作业」的孩子也许只是因为写字太慢,来不及抄,或是题目经常不会做,内心积累了挫败感,想逃避问题。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外,你还可以写观察笔记,记录孩子的成长。这样慢慢地,孩子在你眼里会变得更立体,你会感觉更了解他们。当你不仅仅纠结于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能从一个更完整的视觉去看待,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陪伴者」。fct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五类食物让你产生焦虑感
  • 这些食物帮你对抗焦虑
  • 蔬菜也可以赶走焦虑情绪哦
  • 年末焦虑睡不着 睡前做4件事轻松入睡
  • 过度焦虑如何治疗?
  • 13个时间管理锦囊 战胜职场焦虑
  • 春来到易焦虑 几招教你不做“愤怒的小鸟”
  • 春困催生心理焦虑
  • 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 如何消除焦虑 专家教我们如何消除焦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