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稍微激动,就想哭”。
一个名叫#泪失禁体质的话题,就这样被带上了热搜。

无数网友,开始分享自己“哭”的经历:
@打翻你的天灵盖 :我就是这种体质!连给儿子辅导作业声音大一点都哭过好几次……。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熊猫: 妈妈炖的排骨还没炖好,我饿死了,委屈地哭了,全家一起笑我。
@咕咕鸭咕咕咕: 听歌因为旋律太好听就哭了。我自己都吓一跳。
即使是哭的原因不同,但很多人对于自己哭的反应都一样。那是相当嫌弃。
怂、脆弱与没出息,负面评价总占上风。因此,总有人利用各种渠道问“泪失禁体质怎么改”、“怎样才能不哭”等问题。
但是,你不知道你的哭,在拯救你的坏情绪!
关于哭的几点冷知识,你必须要知道
古往今来,很多人对于哭都是有误解的。
从“男儿有泪不轻弹”等古语到今天的“你怎么又哭了,那么脆弱啊!”等言论,都可以感觉到我们对哭是有深深地误解。

1、哭其实是正常生理表现的一种
人类正常的情绪表达里,就有哭的一席之地。如果你一直觉得哭是软弱的表现不应该存在为借口,那么可要打脸了啊。
因为你小时候,还经常用哭来传递信号!
婴儿与孩子,会用哭来及时表达自己的诉求。而父母与监护人也会通过孩子的哭来了解孩子的诉求。医生也会根据哭来判断孩子的病情与需要。
可以用句俗语来概括,“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如果你不会哭,结局只能是被人忽视。
作为人的正常情感,它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2、哭是情绪自救的最好方式
科学家还特别建议过,在我们遇到特别压抑的或者难过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设法大哭”来缓解情绪。除此之外,科学家费雷还认为,不会哭等于慢性自杀。

他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长期压抑自己哭的人,患疾病的概率比哭泣的人高出一倍。在患上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中,长期压抑自己哭的人占大多数。
如果你因为一时的尴尬而拒绝眼泪,那绝对是对自己的慢性损伤。为了别人的眼光,不值得如此。
3、哭泣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
如果你遇到了风迷住眼睛了、眼睛里近沙子了以及手不小心戳到眼睛里等情况。你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揉!而是流泪。
这就是眼泪对于眼睑的一种保护作用。即通过清洗方式,刺激异物排出的正常生理反应。
除此之外,我们的眼泪还有杀菌功能。其含有的溶菌酶,可以杀灭眼睛内的细菌。这可是天然的杀毒剂。
哭能排毒、杀菌绝对不是自我安慰的话,人家可是有科学依据的呦。

你讨厌“泪失禁”的三大理由,我说对了几个
理由一:旁人的目光
关于哭,最容易引发误会的一点就是别人目光里那脆弱敏感的自己。
这一点,真的是人之常情。
不论是你还是别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是老人还是大人,只要是事不关己,都会这样认为“哭是脆弱、哭是怂”。
作为正在被旁人旁观的“泪失禁”体质的朋友,的确会在他们的注视下产生“我很脆弱、我容易哭、我是不是怂”等让人“压力山大”的感觉。作为已经很委屈、很生气的我们,这种感觉只会让我们更加难受,自然也更加讨厌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的哭。
理由二:“我是不是生病了”?
记得,我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
A:我怎么这么容易哭啊,是不是得上抑郁症了!是不是我最近的情绪很低落啊!你看看我最近是不是这样啊!
B:没有啊!你别瞎想,我看你挺好的。
情绪低落,的确是抑郁症的一大表现之一。但绝对不意味着“情绪低落,就是抑郁症”的断定。抑郁症中的情绪低落指的是,长期不明原因持续性、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