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最硬碰硬的一场战役,是哪两个将军之间展开的?
国军的疯狂冲锋太晚了,最终张灵甫还是被打死在了孟良崮的无名山洞中。同时,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等将领被击毙,74师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51旅旅长陈传钧、57旅旅长陈嘘云被俘。
1947年5月,国军对解放军的全面进攻仅仅才不到一年,天下第一师的74师就遭遇团灭。而华野方面,也付出了数万人的巨大伤亡。孟良崮之后,华野无法发动对国军的大兵团围歼战。
一切都是值得的,“砸碎珍珠安玛瑙”,张灵甫74师,这个国民党反动军队王冠上的珍珠被砸碎了,换来了华野第一纵队、第四纵队、第六纵队、第九纵队等主力纵队的浴火重生,后来这四支军队后来发展为20军、23军、24军和27军,即使在数百万规模的解放军全体中,也是响当当的王牌军。
我们知道蒋介石手上有五大王牌主力,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轻易使用的。1946年秋,为了夺取我解放区重镇济宁,蒋介石不惜下血本同时出动了胡琏的整编11师和邱清泉的第五军这两支王牌部队,同时向巨野和郓城进攻,企图打通菏泽至济宁的交通线,最后与其他部队对刘伯承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形成合围。
胡琏是一位优秀的防守型将领,有“狡如狐猛如虎”之说,抗战之罗店和石牌之战可谓打出了名声;而邱清泉是一位进攻型将领,外号“邱疯子”,抗战之昆仑山和龙陵之战都是代表作。面对这两股强敌的步步逼近,刘伯承不管先打那一支终究都是一场硬碰硬的战役,而按军委的意思就是两支强敌都打,对其进行试探式进攻先摸一下对方的底子。
蒋介石下达进攻命令后,胡琏的整编11师突出于巨野以南的章缝集地区,而邱清泉的第五军则位于龙堌集附近。刘伯承得知这两支强敌的动向后做出了战略部署,一是巧设阵地诱敌深入,再集中兵力围歼胡琏的整编11师各部;二是以一个纵队采取机动防御作战,诱使邱清泉第五军和胡琏部拉开距离,最后在龙固集将邱清泉牢牢牵制住,为围歼章缝集的胡琏部争取时间。
龙堌集十几里处的观音集一带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前沿阵地,当时邱清泉第五军先头部队第第十九师部,率先向负责阻击任务的陈再道二纵队十四团发起了猛攻,观音集处的一个小村庄瞬间一片火海,巨野之一场硬碰硬的战役也至此拉开了序幕。
陈再道的二纵队采取刘伯承的策略就是巧设阵地,在运动防御中慢慢消耗第五军的力量,首战邱清泉就损失了七百余人令其暴跳如雷,双方经过五日的激战过后,邱清泉依然没能突破陈再道固守的龙堌集。此时章缝集一带的枪声仍未打响,警惕性很强的胡琏似乎嗅到了危机,迟迟不进入刘伯承的预设阵地,而龙堌集已经打了五天,二纵队已经很疲劳,再硬碰下去战线随时会有崩溃的风险。
胡琏不愧是战场老手,虽然龙堌集一带与邱清泉激战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非常的惨烈,但是明显兵力过于单薄,胡琏察觉到了刘伯承有集中兵力合围他的企图。因此,非常谨慎的胡琏立即下了停止行军的命令,并且依据有利地形修建起了防御工事,构建了相互交叉的火力网,等待刘伯承主动来进攻,如果刘伯承此时不来进攻,等到邱清泉拿下龙堌集之后便可以与之会合,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后再奋力反击。
而此时的刘伯承已经不能再等,决定趁胡琏立足未稳之际,星夜兼程主动出击,开始向章缝集隐蔽移动以对整编11师各部进行分割穿插包围。王宏坤的六纵队率先出击,试图切断胡琏11旅与其他部队间的联系,没想到扑了个空,胡琏这只老狐狸像一只刺猬一样将部队缩成了一团,不给对手见缝插针的机会。
当胡琏发现刘伯承已经对其形成了合围之势后,胡琏凭借着有利地形和强大的美式装备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决定在章缝集与刘伯承来一场硬碰硬的大决战。经过五日的交手后,王家垓王宏坤的六纵队和章缝集村落陈锡联的三纵队及杨勇的七纵队打得异常激烈,但始终都没能有效突破胡琏构建的防御圈,双方打得难舍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