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战争,城市停水停电停气,居民怎么生活?

美军深陷阿富汗战场20年,最初的时候,他们也试图以破坏大城市,瓦解大系统的传统战略,让这个国家快速陷入瘫痪。然而很遗憾,阿富汗根本没有大城市,也没有重工业,甚至没有大型发电厂。很多时候,美军昂贵的巡航导弹最多只能炸死几头驴或一群羊。塔利班不会用电脑,但手里的AK47玩得出神入化。他们不用自来水,因为他们知道隐密的水井在哪儿。20年来,美军对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文明的尴尬,还是落后的优势?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对灾难的恐惧,就应放弃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追求,因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只能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高超的科技和先进的管理,保护好我们的城市。其实在一战以前,西方就已经意识到对大城市的保护。巴黎,伦敦的下水道宽敞的可以开进去汽车,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排水。二战之后的地铁也是按照防空标准建造。

我小的时候曾拿着手电“只身”探索过一条废弃的地下防空通道。长约4公里的地道,有着纵横交错的分支,两边是按照家庭设计的独立屋。还有更大的空间,应该是按照仓库,医院和生活配给站设计的——这只是这座城市其中的一条地下防空通道,据老人说,这样的地道总共有23条。我们非常应该向伟大的父辈致敬!
如果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每年都会有罐装压缩饼干,听装猪肉(牛肉)罐头和真空包装的脱水蔬菜等市面上不常见的特殊食品,出现在某个不起眼的超市或商店,我建议您买点尝尝,味道非常好。
这是什么?这就是定期撤换,循环补充的战时应急食品。
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无需像美国人那样自己“挖洞”,中国所有的城市底下,都遍布着纵横交错的防空地道,以及配套的生活物资。因此,如果战争无可避免,我们完全可以挺过最初的危险期——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机构:人民防空。
没法生话,只能远离城市,农民返乡种地,城市瘫痪,城市人口很快将变成难民。
现代战争,第一波摧毁的一定是高价值军事目标。
导弹发射基地,机场,港口,指挥级关,军事基地,雷达基地,军事卫星等。
第二波摧毁的一定是,通讯,电台,数据中心,补给基地,兵工厂,运输线,政府机关等。
第三波摧毁的一定是,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储粮,储油,储气,破坏水源,桥梁,发变电站,网络中枢,瘫痪城市,制造恐慌,打掉工厂。

当战争发展到攻击民用设施的时候,这就是大规模毁灭性战争。
它的目标就是要把目标国家,打回到非工时代。
催毀目标国家的:军事,交通,制造业,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是国家发展的象征,是军事,交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工业,服务,通讯,信息等中心,也是人口聚集地,所以逃离城市是规避战争的首选。
而偏远农村,远离重要交通线,会相对安全,而山居人家更是世外桃园

。
所以战争让城市更悲催,打击城市化,毁灭现代文明。
农民回乡,有水有粮,
城市人口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建立临时居民点,采集地下水,食品等待政府配送,或红会救援。
或投靠农民亲友,或自我主动寻找荒地,水源,转向田园。
或展转它地规避战争。
从我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在城市里停水停电停气,根本无法生活下去。就以春节前我们城区的一次停电停水事情来举例证明。
我们生活在东北,数九寒天,电力公司的变压器发生事故,导致整个小区没有电供应了。当时屋子里就冷了下来,热力公司说没有电,二次加压的热水顶不到管网里,屋的温度降到了10度左右;我家没有液化气,用电磁炉做饭,没有电饭都没有办法做;想洗脸接点水吧,发现水箱里的水都空了,没有电,水供应都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