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四岁的女性肯定已经身体发育了,未发育成熟倒是有可能。
但是未发育成熟,也不妨碍嫁人呀。
众所周知,女孩身体开始发育,就开始有了月经,有了月经也就有了排卵的功能。有了排卵功能后,就说明有生育能力了。
而且古代人还可能比现代人发育的早。
古代人因为大都只能活到四五十岁,甚至于只有三四十岁,也就是说,平均寿命很短。
寿命短,发育就可能早。
打个简单的比喻,植物越是开花的时间早,它的果实就越早成熟,它一生的寿命也就越短。反之,有的植物(树木)几年才开一次花,它的寿命至少应该也有几十年。
现在的女孩,因为营养丰富,有的在八九岁就开始发育,十三四岁的年龄,就前凸后翘,看着身材就像是个成年女性。
而在古代,因为寿命基因短,我估计十一二岁的女孩就开始发育了。至于说,女孩嫁人要等到身体完全发育成熟,即使是现在的女人,至少也要到二十岁吧。
再者说,古代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总不能说,做父母的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还没发育,就将她嫁人,往火坑里推吧。
一句话: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为了人类的繁衍,以及生存压力,古代女子嫁人的年龄在十三四岁,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是她们想嫁人,而是不得不嫁,也必须要嫁。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k/2h/a6d8a9170e5a8708.jpg)
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还只是正在学校里读书的孩子,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婚配的年纪。
但在古代,这个年龄的女子,有很多都早已嫁人,上至皇室下至百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迎娶长孙皇后时,长孙皇后刚满十五岁,再比如,隋炀帝的皇后独孤氏,出嫁时也只不过才十四岁。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女子,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要嫁人呢?
实际上在这背后,也是古代人的一种无奈,古代社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当时的女子,不得不在这个年纪就嫁人。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k/2h/33d15846b10dc67e.jpg)
首先,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低,需要尽早婚配以繁衍后代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7.6岁。
而在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印发的文件中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预期将在2025年会达到78.3岁。
如果用这个数据对比古代的话,你就会发现,现代人的平均寿命,真的是太高了。
远的不说,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民国时期,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只不过才35岁而已,是如今的不到一半。
要是再往前看,那数据就更低的可怜。
比如,清代人平均寿命为33岁,宋代为30岁,就连国力强盛,百姓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的大唐,也只有27岁而已。
虽说在各个朝代,都会出现几个异常高寿的人,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现象,大部分的古代人,都是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死掉了。
而造成古代人平均寿命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战争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截止到清朝灭亡时,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各类战争,一共发生了3971起,这还只是有文字记载的战争,要是加上那些没有记录的,恐怕数字得翻上几倍还要多。
大量且频繁的战争,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口的急速锐减,很多人在青壮年的时候,都因为战争而死。
还有,新生儿极高的死亡率,也是因素之一。
古代新生儿的超高死亡率,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拿康熙皇帝来说,他一生一共有55个子女,但长大成人的,只有28个,存活率仅为50%。
还有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他一共有17个儿子,而活到成年的,才仅仅六个。
皇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寻常的普通百姓们呢?恐怕更是高得吓人了。
另外,还有瘟疫、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都是拉低古代人平均寿命的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为了尽早的繁衍后代,那只能是早早结婚。
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历来是国人最朴素的理想,所以,越早结婚,就越早能延续香火。
要是古代人也按照现代人晚婚晚育的标准,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会绝嗣,就冲着这一点,古人也得提倡早婚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