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上派人向太上皇、皇太后宣圣旨,太上皇和皇太后(不掌握实际权力)需下跪接圣旨吗?为什么?
所以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自己自愿,放下权力当太上皇的。唯一的一个乾隆,还是受誓言所迫,当了太上皇,还死抓着手里的权力不放,将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当做是傀儡,可见一斑。
所以太上皇与当代皇帝,大多都是父子关系,当然,也有那些愿意给别人做儿子的皇帝,比如,五代十国时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就是为了当皇帝,主动向契丹称臣,做了“儿皇帝”。
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虽然太上皇的数量比较少,但是也出了二十几位主动或被动的太上皇。这二十几位太上皇,将皇家无亲情、将权利的争夺与残酷,展现的淋漓尽致,处置胆寒。
但是,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忠孝治天下”,皇帝想要要求别人对自己忠诚,首先自己要做到“孝”,这一个“孝”就决定了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的差别。
就算是太上皇手里没有权力,但是,始终是皇帝的父亲,皇帝只能好好供起来。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一个实在人,家里边虽然很穷,以务农为生。但是,刘太公一生之中,培养了刘邦他们四个兄弟,也很是不容易,为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刘邦起兵造反以后,担惊受怕不说,还多次还连累刘太公被项羽俘虏,当做人质,差点就做了肉汤,可以说是受尽了折磨。
后来,刘邦总算是混的不错,登基称帝了。但是,这个时候刘太公还没死呢。刘邦本来就是个小混混,平时也没有什么规矩,跟刘太公相处的时候还是跟平常父子一样。后来,就有小人看不下去了。跟老太公说了一通,文绉绉的,不太懂,意思就是说让老太公对刘邦尊敬一点儿,别看他是你儿子,他现在是皇帝,必须得对他恭敬一点儿。
好嘛,等刘邦再来找自己老爹的时候,刘老太公就毕恭毕敬的在门口相迎。把刘邦吓了一跳,说这不行啊,我父亲养我这么大不容易,好不容易现在跟我想点福了,还得对我点头哈腰的。于是呢,刘老太公就光荣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当然,当不当太上皇对刘老太公没有什么影响,他也掌控不了什么权利,还是整天种种菜。当然,以后刘老太公就不用给刘邦点头哈腰的,成为了一对皇家父子。
至于说,皇帝下圣旨给太上皇,这个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比如说,刘老太公成为太上皇,这么重要的事,是怎么个程序?是汉高祖刘邦,尊刘太公为太上皇。这里就显示出来了,而不是,刘邦下圣旨封刘太公为太上皇。
既然,在太上皇这个事情上,刘邦不可能下圣旨给刘太公,那么,其他的事情,肯定是中间有人传达,或者是刘邦直接过来找刘太公、刘太上皇商量。
唐太宗李世民,在把李渊给搞成太上皇以后,在招待外宾的宴会上,也是对李渊毕恭毕敬地称儿臣,就怕李渊在宴会上不给面子。李渊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要求,唐代宗李世民都得满足,并且不想要的也得给他做到。李渊的晚年生活,是非常地顺畅、如意、风流。李渊六十多岁的人了,九年之中,给唐太宗李世民生了30几个弟弟妹妹,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