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给女性注射的“606药剂”是啥?对女性伤害有多大?

后来,欧立希设想:既然染料能够进入细菌内部,通过对细菌染色造成其死亡。那么,借用染料能不能在生物的体内杀死细菌呢?当然,欧立希并不只是想想,他立马行动了起来。
欧立希和助手选择用锥体虫做实验,让锥体虫进入小白鼠的血液,然后这只小白鼠就会得病死亡。随后再将这只得病老鼠的血液注入到其他小白鼠体内。
他们分别给染病的小白鼠注射不同的染料,看看哪种染料能够杀死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事情并不是顺利的,他们先后在小白鼠身上用了500多种染料,上千只小白鼠被用作实验,但是仍然看不到效果。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欧立希往染料中加入了一些硫化物,然后将这种带硫化物的染料注入到了小白鼠体内。几天后,他惊奇地发现,小白鼠血液中的锥体虫少了很多,又过了几天,小白鼠血液中的锥体虫完全消失了,但是小白鼠也死了。
他认为这是因为这种药物既能杀死锥体虫,也能杀死小白鼠。那么能不能,制作出一种安全无害的药剂呢。

欧立希在日本助手秦佐八郎的帮助下,通过上百次的尝试,终于在1909年春天研制出了“阿托西”第606号药剂,这种药剂可以将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完全杀死,但是却不会对小白鼠的身体造成危害,后来欧立希把这种神奇的药剂称作“606。
那么“606”药剂用在慰安妇身上有哪些作用和危害呢?
“606”有一个化学名字叫“砷凡纳明”,也叫“洒尔佛散”,这种药剂里的成分含有“砷”,高强度的“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这种药物对治疗梅毒和其它螺旋体病有特效,当时日本人为了解决慰安妇身上的梅毒问题,便给她们注射了“606”药剂,但是这种药剂的副作用危害是非常大的。
“606”药剂虽然治疗梅毒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它的成分中含有“砒霜”,因此会对女性身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最典型的是可以导致肾衰竭、不孕不育。可以说,一旦注射此种药剂,会对女性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后来,由于副作用太大,“606”药剂成为了国际禁药,随着青霉素的问世,梅毒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当时青霉素的价格较贵,日军怎么舍得给慰安妇大量的金钱看病呢。他们知道“606”药剂也可以治疗梅毒,而且价格更加便宜,日军完全不顾606药剂的副作用,强行将这种药剂注入到了慰安妇的体内。

在残忍的日军看来,606药剂是拯救部队的良药,不仅价格便宜,还能让慰安妇不孕不育,不但可以避免士兵感染梅毒,还可以避免慰安妇怀孕,能够更好的为他们服务,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成为母亲是毕生的心愿,这种药物剥夺了女人成为母亲的可能,可谓是惨无人道,丧尽天良。
“606”这种药物副作用很大,但是日军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将这种药剂注入到女性体内,这种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很多妇女在抗战结束后都无法生育,日军给她们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永远都不能抹去。
国耻不能忘,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一定要铭记住!
1910年,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秦佐八郎,在上万只老鼠身上做了606次实验,发现了洒尔佛散。欧利希给这种药粉起名叫“606”号,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梅毒的药,被称为”梅毒的克星“。
30多年后,“606”号被日军用在了慰安所里的慰安妇身上。
这种药有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副作用,给包括中国妇女在内的受害者造成终身伤害。
1、荒唐的“慰安所”制度
说到“606”药物的使用,就不能不提到日本残酷的“慰安所”制度。
上世纪30年代,日军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士兵上战场后,不知道战争何时才能结束,长期的禁欲生活,让他们情绪低落。
于是战争间隙,日本官兵就到处在占领地寻找女人进行性侵犯罪。这种行为在日军高层是被默认的,认为可以激发士气。
为了不留后患,在干完坏事后,日本士兵常常把受害妇女直接杀掉,这种兽行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