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事情被媒体披露之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谴责,逊清皇室清末帝溥仪等人更是强烈要求民国政府严惩盗墓者。孙殿英自知不保,于是他用盗掘得来的夜明珠、九龙宝剑等珍宝,买通了蒋介石夫妇、戴笠和以宋子文为首的民国四大家族头目,这个盗掘帝陵的惊天大案,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民国史上著名的有舆论无结论的“有头无尾”案。

孙殿英虽然没有盗挖清东陵的其他帝陵,并不代表没人惦记。当时被孙殿英赶走的土匪除了马福田外,还有一个叫王绍义的土匪,他在离开马兰峪后率小股土匪流窜于遵化、蓟县、兴隆三地结合地带的深山老林之中,继续过着打家劫舍的绿林生活。抗战爆发后,已40多岁的王绍义金盆洗手,结束土匪生涯,回到老家清东陵新立村,与两个儿子以务农为生。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清东陵帝陵中的那些珍宝,时刻伺机作案。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只顾着抢占大城市而无暇顾及清东陵这种小地方。因而蓟县、遵化、兴隆七区成为了中共冀东根据地的一部分,并派有一个营的兵力驻守清东陵。蓟县公安局成立后,担负起了陵区的治安工作。在随后的国民党军队向玉田、武清发起进攻的战争中,由于战事吃紧,负责保护清东陵的部队奉命开赴前线,陵区一时处于无人看管的真空状态。

蛰伏已久的王绍义眼见时机已成熟,便先后串联清东陵西沟村的“张大麻子”张尽忠、裕大村的田大化、关增会、杨之草等人商议盗掘皇陵事宜,这些人的祖上都是清东陵的守陵人,他们对清东陵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些人也清楚,仅凭他们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盗陵的事,于是他们开始在清东陵周边的群众中宣称:“皇上是大地主,剥削人最厉害,所以他们的陵墓不应保留。如果没有皇陵,日本鬼子就不会进关,我们就能过上太平日子。”在他们的鼓动下,清东陵周边的裕大村、定大村、新太村等15个村子的200余人参加了这次盗墓活动。

在当时的时局下,由于无人监管,他们采取简单粗暴地以炸药开门的方法,先后盗取了康熙皇帝的景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以及慈安太后的定东陵(普祥裕)。每次盗陵的总指挥是王绍义和“张大麻子”张尽忠,他们持枪监督着一帮匪众所有的活动。事后分赃,也是由他们二人先进行挑选,剩下的其他盗匪再进行瓜分。

在盗掘康熙皇帝的景陵之初,裕大村的田大化在听了评书《三侠剑》之后,认定那件名叫“九龙玉杯”的稀世珍宝就在景陵之中,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赶上没人看着的时候,我就学杨香武那样,下景陵把九龙玉杯给盗出来。”在盗掘景陵时,田大化一心想得到传说中的“九龙玉杯”,于是和儿子田广坤一直冲在最前头。当他们抢先撬开康熙皇帝的棺椁时,突然一团绿火从棺中喷出,正好喷在二人的脸上,二人眼前一黑,随即被人抬了出去。最后“论功行赏”时,田大化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九龙玉杯”。

时局稳定之后,这起由数百人参加的群众性盗陵案很快就被公安部门破获。本着抓首犯、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一般的从犯,只要交回赃物,概不追究。当时,除了王绍义父子和关增会潜逃外,其他的盗掘清东陵首犯均被逮捕归案,他们当中既有惯犯,也有革命队伍中的败类。最终,六名主犯被八路军的正规部队用六辆马车押往设在康熙皇帝景陵大碑楼前面的刑场,沿途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在公安部门宣判后,被执行了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