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观众都被一系列的好莱坞电影刮胡子了。
比如黑色的白雪公主,又或者是喜欢粉色的小男孩。最近,又有一只飞蛾。迪士尼推出了一系列短片,专为大胖子设计。超重的胖大小姐,穿着芭蕾舞裙在那里跳舞。
大型天鹅来啦!
呼应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个内衣品牌CK内衣,还推出了他们家的大胖款,都是要告诉大家的。胖子也美!胖子有权利!胖子在美国很开心!
有人说好莱坞是跟风。其实这也是好莱坞向客户低头,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坐在屏风下吃爆米花的人中,有1/3是大胖子。你不能总是说:嗨!胖子闭嘴,赶紧跑两圈减掉肥肉!
小时候去了美国。那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满大街都是胖子。据说得克萨斯州是肥胖的重灾区(那我没去过),但是我在新泽西看到过很多大码人。
而且美国的胖子不是那种“粉粉”的胖子。而是“杭驰杭驰”这个胖子。怎么说?他们也很白很胖。欧洲胖子让你觉得他们就是不轻巧。而美国的大胖子,真的没有给你这种感觉。他们走在路上,像推土机一样,向你滚来滚去。脚踏实地,脚下沉重,你甚至不会认为他们很胖,只是觉得他们根本不是像你这样的物种。
在纽约看到一个大白胖子,好大一码!把我们一家人绑在一起,还不如她的腰围粗。在一家小吃店外,只见这个胖女人好不容易塞进椅子里,然后开始吃起一盘冰激凌。然后是另一个盘子,另一个盘子。...
我傻眼的看着姐姐。请注意,我要了一勺冰淇淋,但只吃了一半。她要的那个是“三个球。加上一根香蕉,淋上一勺巧克力酱,配上奥利奥,撒上什锦水果,再点缀几颗蜜饯樱桃。”
我的姑娘!这样的甜点,她一口气盛了三盘。
我觉得这个足够我吃一个月的零食了。
……………………
那个又夯又胖的美国人是怎么来的?
原因很简单。
第一,吃的不健康!
其次,过着不健康的生活!
先说吃吧。得益于1950年代美国食品工业的爆发,这里的土地长满了玉米、谷物和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单一品种、机械化耕作是美国农业的三大特点。
粮食太多,农业协会和农业大资本家决定把它变成肉。玉米换鸡,粮食换牛羊。这样滚滚的牛排,摆满了各大超市。然后部分食物转化为淀粉和糖。于是一袋十斤重的糖粉突然出现在超市货架上!
这么多食物怎么消化?
很简单,塞在肚子里。
美式食物的特点就是热量高。我记得我曾经去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看到他的晚餐。
一大堆土豆沙拉,里面的蔬菜很少,主要是土豆、洋葱、火腿、甜菜根等,只是点缀了一点胡萝卜片和豌豆。主菜是超市有卖的烤鸡,放入微波炉,稍微微波一下就可以上桌了。巨大的土豆煎饼已成为主食,还有所谓的健康食品“越南春卷”。事实上,它也是油炸的。最后,主持人居然拿出一盒薯片,撒在盘子里,再配上冰淇淋。原来是这样的晚餐!
这个怎么吃?
蔬菜在哪?
高纤维食物在哪里?
看着胖乎乎的一家老少。我觉得这顿饭就像是把这家人送到心内科急诊室的传送带!
所谓的美式食物,主要是高糖、高热量、低纤维。
这起源于美式料理,脱胎于单调乏味的英式料理。奶奶的食谱是土豆炸鱼,配上布丁面包。女儿一个人出去,你可以指望她做好吃的。
还有很多甜甜圈、火星巧克力、可乐、太妃糖等高糖甜品!
另外,一顿美餐的一大亮点就是肉多。鞋底大的牛排,整只烤鸡,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摆满了餐桌。这么胖的人还没出炉,还等什么呢?
……………………
美国有瘦人吗?还有!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