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一个独居老汉,死在家里6天才被发现的,若不是冬天,估计尸体都臭了!老汉女儿女婿常年在北京打工,从朋友处获悉老父已死后,才从北京匆匆赶回,将老汉草草埋葬。
老汉叫“兴发”,他们这一支原本姓“丰”,祖上是以看疮为生的,和我们冯氏一族是亲戚,其老家原本是近县的,离我们村有二十多里,刚解放那会,他们家由于和当地的大家族产生了矛盾,无法在当地生活下去了,于是“兴发”的父亲就带着三个儿子,来冯家庄投亲了。
由于“丰”姓在冯家庄是单门独姓,怕受人欺负,后来他们这一支“丰”姓就改成了和我们一样的“冯”姓。
“兴发”的父亲过世前,将看疮的手艺传给了老大和(兴发)老三,而老二成年后就参了军,在部队一直干到了副旅长级别,之后除了特殊的红白丧葬事,一般他都不回家。
老大和“兴发”都是看疮的,所谓同行是冤家,利益面前有时候亲兄弟也不行,再加上他们住得又近,所以两家经常因此爆发冲突。
“兴发”这个人一生命运多舛,他家里人丁单薄,快30岁的时候,他才娶到老婆,后来,他老婆给他生了个女儿后,没几年就因病过世了。
不同的是,老大家却是人丁兴旺,光闺女小子就四五个,老大能说会道又会来事,因此,在外“官居高位”的老二,百年不遇的回一次家,也都是去找老大。
鉴于上述这种情况,在两家持续不断的矛盾中,“兴发”一直是处于劣势之下的,过程我就不讲了,反正闹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最后,“兴发”被逼无奈,只得去了“内黄县”另寻一地,重新打鼓另开张,在外地这一住就是10年之久,直到闺女大了,他才又回到冯家庄。
回到家后,“兴发”盖了一串院子,给闺女招了一个上门女婿,说起来这个上门女婿还和我是朋友呢,只不过后来,大家走的路不同,所以时间长了就渐渐疏远了。
他叫荣添,是冯家庄附近一个村子的,刚结婚那会,荣添一直是两头住,后来荣添的弟弟结婚后,两兄弟就没那么好了,因为一些琐事的原因,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后来荣添就不再回家了,一直住在冯家庄,“兴发”这个人这么说呢,这个人心好,但是平时遇到不合理的事情说话冲,再加上荣添和“兴发”闺女结婚后,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能生下个一男半女,具体谁的原因,我也不清楚,所以“兴发”和“荣添”的关系并不融洽,平时两人动不动就顶牛了。
后来,荣添无奈之下,就领养了一个闺女,带着媳妇孩子去了北京打工,在那租了房,常年四季不回家,这一走就是六七年,平时过年偶尔回一次家,也是住几天就走了。

2019年11月中旬的时候,荣添在北京不知道听谁说,这几天“兴发”一直没出过门,于是,他便叫了一个朋友翻墙进去,看看“兴发”是不是出事了,结果一看,已经死了五六天了,他睡觉的枕头,都被泪水湿透了。
听他们邻居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