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的诡辩,不过是为了“求生”而已,毫无逻辑可言。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违法犯罪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靠狡辩就能逃脱法律责任的。
在该案的调查和取证上,证据充分而确凿,最终法院认定劳荣枝系主犯,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一审现场
听到判决结果的劳荣枝,表示不服,当场表示要上诉,于是又有了接下来的二审:
2,二审维持原判:
受理二审的,是江西省高院,审理时间是今年的8月18日-20日3天。
针对二审,更换了律师的劳荣枝,从庭审过程来看,其辩护律师主要突破口是围绕“胁从犯和从犯”给予劳荣枝以辩护。
不得不说,刑辩能力更强的二审辩护律师,确实有两把刷子,想极力推翻一审中对劳荣枝“主犯”的认定。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但从辩护和司法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刑法》中规定,对于胁从犯,应根据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从犯,规定大致类似,即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审辩护律师的辩护角度确实抓住了重点,倘若劳荣枝被认定为胁从犯或者从犯,虽然不能“免于处罚”,但大概率会从轻,也就不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了,有死缓的可能性。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无论如何辩护,劳荣枝说她被法子英长期精神控制和胁迫的说法,没有任何有效证据作为支撑,她在数起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和法子英是一样的,都起到主要作用,却别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因此认定其也是主犯之一。
就此,二审在时隔两个多月之后,江西高院在今天作出宣判,维持原判,执行死刑,结果与一审没有任何区别。

二审
三,劳荣枝还可以上诉吗?她在二审后表示要“申诉”,申诉是何意?
二审作出维持原判的决定之后,对于结果,劳荣枝再次表示“不服”,竟然还连问几个“为什么”,最后表示要申诉。
那么按照司法程序,劳荣枝还能继续上诉吗?“申诉”又为何意呢?
首先,可以很明确地说,劳荣枝已经没有上诉的机会了,这是由我国司法“两审终审制”的审级制度所决定的。
简单来说,两审终审制,就是经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二审之后就是“终审”,不存在所谓的三审、四审。
对于任何一起案件,都适用两审终审制度。换一个角度想,对于任何一起案件中的被告人,只要他对一审结果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那么法院一定会受理并庭审,不存在驳回或者不受理的情况,纵然事实再清楚、证据再确凿,也一定会受理,这是“法”的强制性规定,也是作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
所以对于劳荣枝来说,她在对一审判决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之后,江西省高院受理了,这是司法层面上的正常程序。
然而同时,二审做出的判决,也是终审判决,到这里,普通审判程序就此结束了,审判结果是最终结果。

两审终审制
再者,所谓的“申诉”,即再审,区别于一审和二审,这是一项“特别救济程序”。
劳荣枝所说的要申诉,司法上叫做“再审”,所谓再审,其实是一项特别救济程序,并不意味着在被告人提出再审请求后,法院一定会启动,这一点区别于“二审”,二审是无条件的启动。
之所以说再审不一定会启动,是因为《刑事诉讼法》第253条中对再审程序的启动规定了5种情形,而每种情形出现的概率都极低,比如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适用法律错误的,等等5种情形。
然而事实上,关于劳荣枝案,社会影响极大,大家的关注度很高,对其犯罪行为的认定和证据的掌握上,前期一定都是审慎、严肃、没有任何差池的,触发再审程序启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这种可能。
事实上在实践中,以往的案件中,再审程序启动的比例也很低,比如2020年最高院再审启动率约为6.52%;同年东部某省份高院的再审启动率是8.67%。再退一步讲,即便启动再审,改判与否还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