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泊周围住着的本来都是穷苦农民,这样一来,大家活不下去了,就只好参加起义。
宋江呢,其实只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后来被推举为头领,于三十六个人共同起义。
他们驻扎在梁山,但是他们并不是像《水浒传》写的那样,住在水中央,而是在水泊北边的地方(施耐庵写梁山八百里水泊,完全是虚构杜撰的。施耐庵本来是南方人,对于北方的地理知识一塌糊涂,常常搞得非常混乱。梁山等地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广阔的水域,这完全是南方人的臆想)。
由于梁山周围的湖泊时有时无,因此宋江等人无险可守,他们起义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被朝廷招安,做高官,拿厚禄(这一点和《水浒传》中宋江的精神契合)。
最后,宋江等人被张叔夜招安。
根据最新出土的《折可寸墓志铭》中记载,折可寸本来是宋朝的将领。他参与了征讨方腊的行动,方腊被平定之后,他又前去招降宋江。
于是,关于宋江是否参加了征讨方腊,又变成了一个谜题。
关于宋江之死的推测:或者善终,或者在“靖康之变”中战死
因此,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能够得出确凿的证据是,宋江的确进行了起义,也驻扎在梁山泊,后来被张叔夜招安。此后的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我推测,宋江应该不会像《水浒传》中那样被毒死。首先,宋江等人的起义规模很小,不可能引起朝廷太多的重视。
第二,宋江被招安之后,在军中官职也不大。比如在《北朝会编》中,有句话:宣和二年……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往讨之。”宋江被排在最后,因此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么,应该是并不会受到朝廷太多的重视。
那么,我们最后可以推测出宋江的两个结果,要么最后得以善终,要么在7年之后,也就是1127年的“靖康之变”中,在与金朝人作战的过程中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