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当中,每一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红楼梦》中的爱恨情仇,《三国演义》中的群雄并起,《西游记》中的妖魔鬼怪,以及《水浒传》中的行侠仗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小说毕竟和真实历史中有所偏差,但又都是基于现实故事来创作的文学作品。

在《水浒传》中,被称为及时雨的宋江召集一百零八位梁山将领起义,最后竟获得一个被朝廷招安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但在现实中的宋江,真的被朝廷招安了吗?历史上宋江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水浒传》中的宋江
在小说中的宋江,一出场就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刘皇叔一样,被人们称为及时雨宋公明,可以说出场的地位就很高了。
而在书中,宋江原先是跟随晁盖,后来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晁盖被一箭射中,最后临死前托付宋江,因此宋江就坐上了梁山了头号交椅,领导梁山泊的起义运动。
在小说中,宋江作为书中的绝对一号人物,其形象自然也是最丰满最立体的,同时,宋江的人物性格也是复杂的。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不得志的文人,宋江无疑是对这个国家朝廷怀有情感的,但是郁郁不得志的他又有着满腔抱负而无处施展的苦恼。
在生活上,他仗义疏财,对朋友兄弟慷慨大方讲义气,在思想上,他又始终认为朝廷皇帝才是正确的,心里始终想着被朝廷招安。在宋江看来,农民起义终究是没有出路的。
因此,他才会领导梁山泊的农民起义,也才会被朝廷招安后就欣然接受。他明面上为百姓办事,广结天下英雄,与江洋大盗为伍也毫不客气,暗地里却也会聚众反国,题诗言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就是其性格的真实体现,可以说,宋江的性格是有些分裂对立的,间接导致了他后期的悲剧结局。

在小说《水浒传》的后期,宋江等梁山泊好汉打得朝廷节节败退,因此宋江萌生了被朝廷招安的念头。
梁山的诸位弟兄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大多为江洋大盗出身,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再加上大家都以宋江为大哥马首是瞻,即使有鲁智深、武松等少数人的反对,但改变不了大局,因此宋江向朝廷提出招安的请求,朝廷也欣然同意,梁山泊最后还是走上了被招安的道路。
但当时的朝廷并没有打算对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加官进爵,而是派他们攻打辽军,以此来将功补过,并许诺战争结束后,再加官受爵。

但当宋江、卢俊义等人平定了入侵的辽军之后,朝廷却出尔反尔,非但没有册封梁山诸位好汉,而是不断拖延时间,来敷衍他们。
随后又派宋江出使方腊,梁山好汉在方腊一战中损失惨重,一百零八位好汉中,足足损失了五十九位。待得他们返回京城时,仅仅只剩下了二十七位。
但这次朝廷终于对他们加官进爵,宋江被封为了武德大夫。但因朝廷内的重臣蔡京、高俅等奸臣对梁山怀恨在心,因此设计陷害他们。先是在卢俊义的饭菜里下毒,随后又在宋江的御酒里下毒,使得梁山两位头领都双双去世,梁山泊也就此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