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的死是必然的!害人害己是天报,但是老岳死的不值得,太残忍了,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是古语真言,国力大减,到北方打仗,时间紧任务重,不宜寒冷,胜算很小,坚强不屈的可赞,但不实际也不行。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在得知秦桧已经病逝的消息后,隐忍多年的宋高宗赵构对亲信杨存中说:“朕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公元1140年,此时在反击金国入侵的前线上,正值南宋军队占据优势之际,金军在南宋的接连打击下,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但就在这种前线捷报频传的形势之下,宋高宗赵构月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因此执意决定执意决定将已经占据优势的各路宋军撤回,以此来取悦金国人。
紧接着,在秦桧的建议下,宋高宗赵构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位大将召至临安,名为论功行赏,实则是借此解除了三人的兵权。
最终,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签定,而在绍兴和议达成不久,宰相秦桧便诬告岳飞犯有“意图谋反”、“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在他的运作下,一代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狱中。
那么,在诛杀岳飞得逞后,宰相秦桧的过得怎么样呢?可以说,秦桧的小日子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不仅大权独揽,并且朝堂上下全部都是秦桧安插的亲信,以至于到了后来,宋高宗为了自保,不得不在靴子里藏了一把刀以防不测。

在杀害岳飞这件事上,秦桧绝对不仅仅是替赵构背黑锅这么简单。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国眼见无法全面消灭南宋,因此就起了与南宋继续议和的心思,而在当年年初,有意议和的金国大将完颜兀术,在写给秦桧的信中,就提出了一个让南宋朝廷无法拒绝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如果要议和,那么南宋必须先将岳飞杀掉,不然免谈。
“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金佗稡编》
那么,金国人为什么要以杀掉岳飞为条件呢?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岳飞以及他所组建的岳家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在当时整个南宋的将领中,岳飞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最突出,也最全面的。
首先,岳飞是当时唯一一个擅长组织进攻,并且还能在进攻中给予金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的将领,这一点,在岳飞曾经指挥过的数场战役中就已经得到体现。
比如,在绍兴十年,岳飞北伐之战中,除了面对面将完颜兀术揍到精锐尽失、接连惨败外,还利用他已经实施十年之间的“连结河朔”策略,组织起当地的民间义军,对金军造成了全方位的打击,最终造成了金国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全面瘫痪。
从岳飞北伐中原取得的战果就能够看出,他的军事才能,不限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和运筹帷幄,而是全面性的,他能有无数个办法来打击和消灭金军。

而更重要的是,岳飞当时的年纪,还算是比较年轻的,这也就是说,他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是金国人的噩梦。
像岳飞这种人才,金国人打是肯定打不过了,也从来不敢想会打得过,因此,就必须想点办法,让岳飞不再成为威胁。
怎么才能不让岳飞成为金国人的威胁呢?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拉拢他,但这显然是天方夜谭,而第二种则是怂恿南宋朝廷将其罢免或者流放,但这样一来,以后说不定岳飞还会被启用,对金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
那么就只能使用第三种方法了,这个方法则是肉体消灭。
基于这种前提和目的,完颜兀术才会在与南宋的议和条件中,加上了”必杀岳飞“这个条件,只有南宋先杀掉岳飞,才能将议和继续进行下去。
说白了,杀岳飞相当于南宋递交给金国的投名状,是表明其决心的重要前提。
那么说,南宋方面为何会如此听话的按照金国人的要求去做呢?这就要从当时宋高宗赵构以及宰相秦桧两人各自不同的小心思说起了。
先说宋高宗赵构,我们都知道,赵构这个皇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意外得来的,如果没有“靖康之难”,他是当不了皇帝的,因此,在他登上皇位后,最想做的就是如何保住这个位置,这是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