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甘罗的事迹为什么会停止在他十二岁拜上卿呢?个人推测,在这之后甘罗很可能因某些事得罪了吕不韦,被吕不韦秘密杀害。历史上的吕不韦,以“腹黑”著称,他虽对甘罗有伯乐之明,但一旦甘罗的成就对他产生威胁,那么以吕不韦的为人,是绝对不会放任甘罗出人头地,出将入相的,秘密的杀害甘罗,少一个潜在的对手,符合吕不韦的行事作风。
甘罗,12岁时就能以“攻心之计”,舌战赵国君臣,为秦王收取16座城池,被拜为上卿,相当于丞相。例如:历史典故“将相和”中的蔺相如,其官职就是上卿。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家。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时本该才华大展的他,却就此杳然无闻,生死成迷。
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颍上)人。
才华初展,智对公鸡蛋
秦武王嬴荡时期,秦公子蜀侯辉在辅相陈壮的支持下反叛秦国。武王闻报大怒,调遣甘茂为大将,率军前去平叛。不久,甘茂平定蜀地返秦,被武王任命为左丞相,同时又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丧生,弟弟秦昭王嬴则继王位,极为宠信樗里子,而樗里子又经常在秦昭王面前诋毁甘茂。因此,秦昭王对甘茂多有不喜。
后来,甘茂在面对韩魏两国的政治问题上,由于与向寿、公孙奭二人政见不和,又再次遭到二人谗言攻讦。因此,秦昭王对甘茂心生不满,渐生猜忌,遂有加害之意。
一日,秦昭王命令甘茂三天献上三个公鸡蛋,否则以抗命论处。甘茂回到家中,愁容满面,长吁短叹。
当时,甘罗年仅6岁,是甘茂的孙子。见此,心生疑惑,跑上前去,拉住甘茂的手询问出了什么事情。甘茂随将前事道明。
甘罗听后,却是“呵呵”笑了起来,并胸有成竹道:“爷爷,您不用担心,这等小事,交由孙儿即可。”
第三日,甘茂只好无奈目送孙子甘罗前去面见秦王。秦王以为甘茂想让一个小孩子来替他顶罪,更加生气,立即对着甘罗呵斥:“成何体统,快回去叫你爷爷来。”
甘罗一脸从容道:“爷爷来不了?”
秦王更怒:“为何?”、
甘罗回应:“在家生孩子呢!”
秦王一脸寒霜:“一派胡言,不怕寡人杀了你吗,男人能生孩子吗?”
甘罗则面露微笑:“请问大王,公鸡能下蛋吗?”
秦王一听乐了,连声称赞甘罗聪慧,随后不再追究甘茂此事。
祖孙永别,才华惊世
数日后,身处朝堂的甘茂,深感危机重重,趁攻打魏国蒲阪停战之机,逃往齐国。自此后,甘罗便投到了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府中,任少庶子(年轻的家臣)。
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燕国想与秦国结盟,随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人质,而秦国也想与燕国联合,共同对付赵国。为此,秦丞相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出使燕国。但是,由于张唐此前带兵攻打过赵国,而前往燕国又要途经赵国,所以心中害怕,竭力推辞。一时间,吕不韦无计可施。
听说此事后,年仅12岁的甘罗便向吕不韦“毛遂自荐”,对着心生疑虑的吕不韦,胸有成竹道:“项橐7岁可为孔子老师,而我已有12岁,何妨让我一试?”
接着,甘罗以武安君白起被应侯范睢撵出咸阳,死于杜邮的事情为例,指出张唐如果违抗吕不韦的命令,也会有同样的结局。因此,张唐更加害怕,当即同意出使燕国。
数日后,为让张唐能够顺利到达燕国,甘罗再次“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赵国。吕不韦禀告秦王后,任命甘罗为使,前往赵国。
抵达赵国后,面对赵王以及诸大臣的不屑目光,甘罗从容自若,开口第一句:“燕国已送太子丹到秦国为质,你们知道吗?”赵王点头。
甘罗再问:“你们听说张唐要去燕国为相吗?”赵王点头。
甘罗又问:“你们知道秦、燕两国相干什么吗?”赵王与诸大臣互传眼神,脸色微变,纷纷出言道:“难道想联合夹击我们?”
甘罗微笑点头。而赵王和诸位大臣却是议论纷纷,面露惊慌。
甘罗小手一抬,神情不变道:“大王,各位大人,不必惊慌,在下有一策,不但可化此危,而且还会给赵国带来莫大好处。”闻听此言,赵王及诸位大臣尽皆禁声,望向甘罗。
甘罗中气十足道:“很简单,只需将河间五城割让秦国。”赵王及诸位大臣尽皆微露怒色:“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