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把赵悼襄王说得连连拍手,于是便应允了甘罗。

为了计划进行,赵国人自然也不会再阻挠张唐去燕,不仅如此,赵国人还献上了几座城池,在外人看来,赵国这典型就是被忽悠得连大仇都忘了,自己还往里面倒贴。
所以说为什么纵横家可怕,譬如甘罗,这前前后后都没有亮出什么强硬的武力手段,仅是借助“势”来震慑多方,最终空手套白狼。
回到秦国后,始皇帝立即召见了甘罗,对甘罗惊为天人,毕竟年纪那么小就把政治玩得这么明白,对人心洞若观火,实属难得,因此始皇帝将甘罗拜为上卿,让他继承甘茂曾经在秦国的所有土地和财富。
消失的天才:或是天妒英才。
按照甘罗的年纪与其心智,甘罗未来必成大器。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了劝说张唐和出使赵国的事件之后,被拜为上卿的甘罗却没有了动静,从此,历史对他就没有了记载,不管是秦国立为帝国之前,还是立为帝国之后。
甘罗的“消失”,首先被认为和秦始皇亲政之后,铲除吕不韦之变故有关。

即便甘罗在出使赵国后归来被拜为上卿,但当时秦国的实际掌控者,却是吕不韦,这里面有几分秦始皇的意思,有几分吕不韦的意思,是让人难以判断的,但甘罗毕竟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这一点,肯定会令秦始皇忌惮。
所以出于常理的推断,甘罗极有可能在吕不韦被驱逐出秦国,并且被赐毒酒除掉后,他本人也被打压了,虽然秦始皇不至于也把甘罗除掉,但重用已经是不可能了。
不过,后世根据“考古”发现另一个事情,则是直指甘罗或许在拜为上卿后不久,便去世了。
这个考古发现便是“甘罗墓”。
甘罗的墓位于安徽颍上境内,具体是什么年代第一次被人发现,已经不可靠了,其中甘罗墓又被破坏过几次,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人给甘罗重修墓。
一般来说,先祖的墓往往都是有后人祭拜的,但凡是有后人传世,就算再落魄,多多少少都会有个渊源可循,特别是甘罗这种身份和地位,更是不会轻易断绝。

可事实上,甘罗没有留下任何后人的痕迹,这就意味着,甘罗在战国后期那种十五六岁就能娶妻生子的年代,却没有留下孩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甘罗自己本身就没有活到可以生育的年纪,这与秦朝建立之后,关于他的历史一片空白,有着很好的呼应效果。
而除了安徽颍上外,在河南的鄢陵,还有一条以甘罗为名的“甘罗村”。
之所以会叫甘罗村,据说是因为在秦朝时,这条村子的河流里忽然漂来一副棺椁,而村民们拦下了这幅棺椁后发现,这里面的所沉睡的人,乃是当年著名的秦国上卿甘罗,于是他们安葬了甘罗,并建立了甘罗庙。
“甘罗村”的故事其实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的,因为甘罗漂到这个地方的概率和难度都太高了,但凡事都不可能空穴来风,更何况甘罗村乃是在信息传播缓慢、渠道匮乏的秦代,因此甘罗死后没有人给其祭祀,导致他不能“落叶归根”,这个事情倒可能是真的。
结语:
与其称呼甘罗为天才,更不如说甘罗是很典型的,在古代那种社会阶级差距极大的“幸运者”。
因为甘罗的出身、待遇注定了他的见识,注定了他看问题本身就有一个高度,这是其他同年纪的孩童不可比拟的,无关头脑的聪明好坏,主要是文化氛围和底层逻辑决定的。

不过即便是甘罗,他也还需要成长的,甘罗的底子是不错的,但他十二岁时就被拜为上卿,他的年龄和阅历必然还是不够的,所以这个身份,既是鼓励,也是一种过渡,对于始皇帝来说,用一个老臣都总好过用甘罗,而上卿之位,权当让甘罗“卖命”的荣誉资本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罗十二岁就被吕不韦奉为上宾,封为上卿,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政治家,那么甘罗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要说少年天才,历史上的甘罗要算一个,因为他十二岁就被拜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十二岁在今天还只能算是一个懵懂,还在读书的少年,即便是在古代,十二岁也还是个小屁孩。甘罗何以能十二岁拜相,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