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冤死狱中后,奸臣秦桧怎样对待了岳飞的妻子和子女?
没想到的是,秦桧看过这个奏书之后却是勃然大怒,直接驳回并把奏书给了岳家人。史料上记载这件事情时,也给了这个知州“可谓狗彘不食其余”的评价,意思是猪狗不如。
而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秦桧不是大奸之徒吗?为何在这个事情上却没有想到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呢?到底是何原因?请看下文。

秦桧 剧照
秦桧为何没有对岳家人落井下石,斩草除根?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不敢;第二是不愿。
1、先来说不敢。
岳飞死后,南宋军民群情激愤。与岳飞同为中兴四将的从龙之臣韩世忠当时就当面质问秦桧,岳飞到底所犯何罪,秦桧说:“其事体莫须有”,莫须二字是宋朝口语,是或许、大概的意思。韩世忠听闻后拍案而起:“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愤而怒骂。
除了朝中诸多文武大官的拥护以外,岳飞在南宋百姓及军中的名望极高,深受他们爱戴,就连看管他的狱卒都甘愿冒险将他的遗体运出城外去安葬,闻听岳飞死讯后,百姓们无不为之痛哭。
面对这样的情况,因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已经除去,秦桧不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没必要再对岳飞家人下手,以免节外生枝惹火上身。

深受百姓爱戴的岳飞
2、再说不愿。
秦桧为什么要处处针对岳飞,处处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政治,首先,秦桧当时是主和派之首,而不杀岳飞,和议难成,他秦桧的朝堂权势也难以更进一步。
而更重要的是,宋高宗赵构要岳飞死!岳飞一开始北伐的主张便是迎请被金人俘虏的徽钦二帝还朝,试想如果真的迎回二帝,那置赵构于何地呢?所以这是赵构想杀岳飞的原因之一。
除此外,岳飞还在立储的问题上去向宋高宗建言,这就犯了皇家大忌。说轻点这叫越职言事,说重点这是军人干政呀!而这便是岳飞和宋高宗产生嫌隙的最大原因。防范武将一直是老宋家的传统,再加上岳飞也确实功高权重,所以促使宋高宗起了杀一儆百的杀心。
所以,秦桧之所以杀岳飞,一方面是为了和议顺利达成,好让自己朝堂地位更进一步;更大的一个原因则是皇上要你死,我就不得不让你死!
所以,很大程度上,秦桧实际上是一个人背了两个人的黑锅。秦桧和岳飞并没有生死大仇,就算要岳飞死,很大程度上也是遵循皇帝的意思。但秦桧深知:作为最大的帮凶及同谋者,不管怎样,他这一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都必须把这个黑锅一个人背着,一万年都洗不清了。
所以,当有人提出要加害岳飞的后人,以为这样就投秦桧所好,就迎合了秦桧奸恶心理时,秦桧才会勃然大怒,因为这本来也非他本意。
毛主席评点古今人物:主和的责任不全在秦桧。

宋高宗赵构
不管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后人的,英雄始终会被历史铭记!由于岳飞崇高的历史地位与巨大声誉,他的后人都无不受到历代官方与民众的尊敬与保护,发展繁荣昌盛。其中不乏官至吏部尚书、大将军、大学士者。新中国的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就是岳飞的后裔。
而反观秦桧,只能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长跪于岳飞墓前,世代受人唾弃。甚至有秦姓者到了秦桧跪像前,作诗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桧跪像
岳飞岳元帅之死,乃千古奇冤。岳飞被下狱后,已被解除兵权的韩世忠赶来质问秦桧,“岳飞父子何罪?为何将其关押?秦桧含含糊糊地回答“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悲愤地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