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不死,他要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他即位的合法性。
秦始皇不是有诏书要立扶苏吗?始皇帝确有诏书说要扶苏从塞北赶回来,来主持自己的后事。但是史书上并没有明说即位这件事情,即使说了,那份诏书也在赵高手里,并没有发出。既然赵高和李斯在沙丘定下了要扶持胡亥,那么这份诏书肯定不会让他面世的。从大义上说,扶苏是失去了有利地位。
真实历史上,扶苏自杀后,赵高和李斯的巡游队直接去了扶苏和蒙恬驻守的地方。这个行动可以理解为威慑。因为当时,对外,始皇帝还是一个活着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始皇帝来巡边威慑。
如果,扶苏不自杀,这一步肯定还会有。你不自杀,秦始皇“亲自”来到你面前了,你死不死?按照扶苏的心理,很难逃过这一关。即使是蒙恬,也很难逃过这一关。秦始皇到了你的驻地,要你死,你死不死?你要见面,秦始皇拒绝,在情理上也是正常的。如果扶苏和蒙恬硬是要见面,难道还硬闯不成?无论,扶苏和蒙恬怎么做,都是犯法了。依照秦国的法律,一旦犯法,被杀,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说,这种行为已经涉及谋反了。
在正常程序下,扶苏是不可能逃过李斯和赵高的算计的。除非他不走寻常路。
那就是第二个分叉点:扶苏和蒙恬公然对抗秦始皇的政令。
那么,他们就会站到谋反者的行列中。这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他们断定,秦始皇已经死了(这个其实很难,秦始皇才五十多岁,年纪不算大,常理推断是不会这么快死亡的。除非,他们在秦始皇身边有可靠的内应。)扶苏与中央政府对抗。那么结果就是秦国分裂,陷入内战。
胡亥是名正言顺的君主,他手上有秦始皇的“传位诏书”,合法拥有秦帝国的所有武装力量。为了应对北方的危险,胡亥应该会提早汇聚起所有的武装力量。包括南征越国的那支超级大军。如果能提早准备,这些武装力量还是很强大的。真实历史中,秦帝国这么快被击垮,是由于一开始他们并没有认真准备。胡亥直到刘邦屠了武关才知道事情恶化到了这种地步。
而扶苏蒙恬这里呢,二十万戍边大军,是精锐。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战斗力不可小觑,再加上驻地和咸阳之间有高速公路(秦直道),兵临咸阳城下不过数天时间。真要打起来,胜负也是很难说的。但是,军队能不能调的动,这很难说。要军队公然造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真实历史中,蒙恬并没有造反,史书上有段他的自白,说是他本来可以造反的,但是因为世代在秦为将,不忍心造反。到底是不忍心还是不容易,不好说。蒙恬有这个想法,那其他高级将领呢,会不会有类似的想法?军队是很大的一个变数。
第三个分叉点,扶苏在内战中赢了,登上了皇位。
这个假设要除去很多因素,比如说,在内战过程中会不会提早催生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提早叛乱。会不会扶苏得了秦国,而关东六国又独立了等等。
假设一切正常,扶苏到手的是整个完整的帝国。他的做法又会怎样?经过秦国内战(类比楚汉争霸),天下已经疲惫,很可能类似汉初的政治,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历史说不定又会走上一条类似的道路。
再假设下去就没完没了了。也许在平行空间里也有人在写,假如扶苏自杀了,历史会变成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