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了山东人二代,也回他山东老家一趟。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山东人,其实哪里人都一样,有穷有富,有懒有勤,有冷漠有热情,有恶毒有善良。
先说我公婆:极度的自私利己主义完美践行者,上不为九十岁的老母尽孝,下不顾孕哺儿媳。中间也不挂记远在山东的老姊老哥。自己少干活,不干活。多吃,吃到儿子媳妇儿孙子辈都吃无可吃(那时不算富裕,不管是
孩的,他们的,一切以他们为尊)婆婆还三天两头的辱骂我(我小时很少与人接触。也从未与母亲交流过。母亲和我们经常被父亲家暴。逆来顺受成了我的性格)
去山东,丈夫的大舅,觉不出丝毫热情,但也不觉冷漠。
三舅,那是我所见,热情的天花板了吧?先叫你上炕,和孩子们聊天(他年轻时一直开粉笔厂,日子过得很不错。又没徘闻。性格随和,是个让人尊敬的长辈)帮你剥花生,递到你手里。帮你削芒果也不是什么果(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热情。饭前,抓了笨鸡,宰杀,摘毛……吃饭时,给孩子们递饮料,拿鸡尾酒,穿梭在两个桌子中间各种照料。当时脑子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这要是我爹,我一定玩命的努力,让他晚年好好享福。
三舅妈经常揶揄大舅妈,但还是好面的,大舅妈家安排伙食时,三舅妈都去帮忙。
二大妈也是相当的热情,她当时已经七十出头了。和二嫂(她的儿媳,说什么都不让我们插手做任何事,只负责吃。我是真不好意思了。从小到大没这待遇啊!哪怕生病住院,小产(没人管,还要照顾1千只刚进的肉鸡雏。吃鸡时公公冲上来了[捂脸])。坐月子。
当时,好感动!二大妈好慈爱啊!好心胸!平常十几口人。她和二嫂做。一大家族三十多口,她和二嫂,二姐做(我们插手,推着搡着,耽误了干活。她说,我们若动手,就失了礼数)在二大妈家吃饭最多,从未有一丝不悦,怠慢(听说二大妈每年帮人割菜一年收入一万多,二大爷养几头母牛,每年要帮衬二哥一万以上。真心疼他俩。当时二大爷七十四五,二大妈也七十二了。公公当时七十一二。已经养老十好几年了)而且没听快嘴的六婶说过二大爷,二大妈任何徘闻。对他俩更多了份尊敬,亲切之情。
我们走时,二大爷,二大妈,二哥都流泪了。好心酸!公公面无表情,毫无波澜。后婆婆自不用提
去大姨婆家,说婆去世了,老眼昏花的嗯了一声。倒是手疾眼快地把钱装进了兜。三个儿子大概都不在家吧,略坐,走。
大姑家大表哥,年轻时不正经,也没发言权,一副怂相。大嫂,一脸横肉……放下礼物,略坐一会,大伙走了
大姑的二儿子,经销两种轮胎,生意做的挺大,开个很旧很便宜的车。亲自掌勺,放了三桌(挺喜欢二哥的,随和,低调,有亲情味。)
四姨家的饭,太难吃了(非热情的留)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哪个表弟买了10元6斤的海虹。我冻的手通红。(当时是正月,在户外)也不记得哪个表弟从家拎了两条小海鱼。两媳妇儿也不露面。最后,总算有个媳妇儿在丈夫的什么绝招下,来帮衬了下。饭总算吃上了,直肠子的我呀,早已饿得是前腔贴后背了
二姑单身独居。虽是土房,屋里利正的。三个儿子去了两个,聊了一会,放下礼物。走人了
一趟山东之行,感受了亲情。也体会了些别的。
时至今日,依然经常想起三舅、大二爷、二大妈……当时,每年会电话拜年,偶尔也会微信联系三舅。
不论山东,还是中国任何一地方的人,只是因人而异,所以不要地域黑!
对于山东人说句老实话,我很少接触,但是也有一次到山东出差的经历,对山东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上山东人热情大方,豪爽而有礼貌,不愧为礼仪之邦这个称号。以前没有微信的时候,有几个山东的QQ好友,无论是他们的谈吐,见识、对人处事的态度都让我记忆犹新。
我第一次去山东是在2001年的冬天,那时我是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济南机场,下飞机以后,是当时我们在山东的公司的车子来机场接我们,目的地是淄博市的淄川区。由于是冬天,对于从重庆第一次去山东感觉气候太冷,几乎没有机会出门,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吃饭,在宾馆,对于淄川区什么样,当地人们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如何,没有太多的印象,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当地山东的朋友和饭店服务员。但由于我这个人不善于交际,也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看见他们工作的尽头,服务的水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