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咸丰帝是清朝历史上,子嗣最少的皇帝之一(不包括同治、光绪、溥仪),在他之前,每一任皇帝的子女,至少也有个十几位,唯独到了咸丰时,子嗣少得可怜。

根据史料记载,咸丰帝仅有两子一女,其中长子即为后来的同治皇帝,他的生母,就是慈禧。
也就是说,在同治帝出生之前,整个后宫里,咸丰帝只有一个女儿降生,并没有任何男丁,当然,咸丰帝生育能力弱有很多原因,包括当时内忧外患,八国联军和太平天国让咸丰帝整日处在惊恐中,同时,他自身的纵情声色,导致身体垮掉,这些都是他子嗣少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三月,慈禧为咸丰帝生下长子载淳,奠定了慈禧在后宫以及咸丰心中无人可比的地位。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秀女开始,慈禧一步步走到了在后宫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背后,有她美貌长相的功劳,但更多的是,她靠着自己的心计,让咸丰帝逐渐喜欢自己,增加了在咸丰帝身边的机会,这才能生下皇长子载淳,从而使她的地位无人撼动。

本身容貌秀丽,且工于心计,又为咸丰生下第一个皇子,这些都是慈禧深受宠爱的原因,除此之外,慈禧能够在日后掌控大权,与她年轻时就帮助咸丰排忧解难分不开。
众所周知,咸丰皇帝曾经在即位之初,骑马受过伤,再加上他本身体质就差,这就让他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显得精力不足。
而在他继位后,面临着内忧外患,八国联军和太平天国带来的烦恼,让咸丰帝无法处置,久而久之,他逐渐就开始玩世不恭起来。
但朝政总得有人处置,当时的皇后慈安,性子上属于那种温良平和,这种性格当一个好皇后可以,但若是想给咸丰提点建议,那就有些难为她了。

而工于心计,极具野心的慈禧,就成为了咸丰帝得力的助手,而寄情于声色的咸丰帝,也乐得坐享其成,甚至将一些奏章,直接交给慈禧进行代批代答,“时时披览各省章奏,通晓国家大事”,正是当时慈禧的常态。
“帝有宵旴劳瘁,懿贵妃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奏章”---《慈禧传信录》
这种经常参与奏章批阅的经历,让年轻的慈禧受益匪浅,同时也让咸丰帝越来越离不开慈禧,毕竟在当时的后宫中,已经找不到第二个像她这样能文能武的妃子了。
更重要的是,这份独特的经验,为慈禧积累了大量且丰富的政治经验,这也是为何她能在日后执掌朝政数十年的重要原因,论手段和经验,在当时还真的没人能比得上她。
这个时候,长相漂亮与否,已经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再美的容颜总有老去的一天,只有凭借实力上位,才能在复杂的后宫中站稳脚跟,而慈禧,则完完全全的做到了这一点。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于热河行宫,临终前,立慈禧之子载淳为皇太子,并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来辅佐朝政,而慈禧则尊为圣母皇太后,但没过多久,慈禧便发动了诛杀“顾命八大臣”的政变,最终扫清障碍,取得胜利,成为了清朝实际的统治者。

小结:
纵观慈禧的前半生,能从一个秀女迅速成为咸丰帝的心头之爱,除了她本身容貌秀丽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怎么投咸丰帝所好,比如计划周密地引起咸丰注意,并审时度势地讨好慈安,这都为她崛起奠定了一定基础,借助这个基础,她才能有机会给咸丰生下第一个皇子,也能夯实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而她帮助咸丰处理朝政,更让她在咸丰帝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时也为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才有了日后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