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禧进宫的前一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既要处理日常政务,又要忧思鸦片战争带来的威胁,还要担心太平天国运动。
如此内忧外患,咸丰心力交瘁。
也是在这时,他迷上了喝酒和听小曲儿。

一天,咸丰喝了些酒出来溜达,忽然听见,不远处有江南小调,那声音软糯甜美,曲调宛转悠扬,真是说不出的舒服。
他连忙靠近,要看看是谁唱的,结果发现是兰贵人,当即表示欣赏,后来总是点她听曲,兰贵人因此得到宠爱。
靠着会江南小调的才艺,拉近了慈禧和咸丰之间的关系。
身为女人:生下唯一儿子
咸丰的身体,素来不好。
据说,咸丰生母全贵妃在怀上他的时候,正好宫中另外一个妃子也怀有身孕,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她让太医开了药,强行先诞下皇子。
故而,早产的咸丰,身体羸弱。
后来,他不加克制,沉迷喝酒和美色,甚至还抽上了鸦片,让本就因为操劳而每况愈下的身体,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以,咸丰的香火一直不旺。
直到24岁,他还尚未有子女。

当初,宫中的丽嫔怀有身孕,咸丰高兴坏了,结果后来分娩生下的是女儿,他大失所望,一度对于祖先怀有愧疚心理。
而慈禧在进宫的第三年,怀有身孕,后来更是为咸丰生下了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极其激动,特意作下“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意思是自己终于对祖先有交代了。
同年,慈禧晋升为妃。
直到咸丰去世,他也只有载淳这一个在世的儿子。
那么,对于生下唯一儿子的慈禧,咸丰也自然有所偏爱。
慈禧格局:送儿子识大体
作为生下儿子的妃子,慈禧在后宫中的地位水涨船高,但她却把儿子交给皇后慈安抚养,又或者说,是二人可以一起抚养儿子。
彼时,慈安没有孩子,而慈禧身为懿妃,也有自己抚养孩子的权利,完全可以不让慈安插手,但她还是选择交出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
即使载淳是眼下唯一的皇子,但慈禧无法保证,其他的嫔妃不会在日后生下皇子,未来可能还会有纷争,而让载淳跟着皇后,却有大大的好处。

一来,皇后自己没有孩子,她会把载淳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这样一来,皇后将来也会成为载淳继承大位的助力。
二来,有了儿子,慈禧一定会比从前更加受宠,而把儿子交给皇后,她不会受到皇后的忌惮,甚至还把她拉入了同一阵营。
三来,慈禧在做,咸丰在看,如此识大体的做法,自然会得到皇帝的厚赏,果然不久后,她被封为了懿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这样一来,咸丰不用操心后宫事,也不用担心儿子的健康问题,他能不喜爱如此识大体的慈禧吗?
慈禧能力:动笔指点江山
与后宫中其他妃子相比,慈禧最突出的优势是:喜欢读书,懂汉文,能帮咸丰批阅奏折。
作为皇帝,咸丰每天像机器一样批阅奏折,难免有哪天心情不好,就想撂挑子不干了,他把眼光放在了慈禧身上。
起初,慈禧要做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回复,后来由咸丰用嘴说批复意见,慈禧用笔写,再后来就已经涉及到了军国大事。
虽然,清朝规定,后宫嫔妃不得干政,但咸丰不想干活,慈禧又做得没啥问题,他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乐得清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敌人一次次胜利的消息传来,正在喝酒取乐的咸丰,当着嫔妃的面哭个不停,而慈禧却出言训斥:“哭有什么用?还不赶快叫恭亲王进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