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说:“一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想办法说出一套理由,把过错掩盖起来,一个君子自己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然有一点黑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下就会过,仍不失原有的光明。”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公孙朝是卫国的大夫,他问子贡:“孔子是跟谁学的?学问怎么这样好?”子贡说:“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是周朝,周朝有三个人具代表性,文王、武王统一天下,而周公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的基础,文武王的中国文化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还是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如果有比较贤的人,就懂得中国文化大的一方面。不贤的人,对于中国文化小的部分也知道。不管大小方面,中国文化,从文、武、周公以来,到孔子那个阶段,都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至于老师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哪一门有所长,他就学哪一门,没有认定跟一个人学,所以无常师。”
弦扬正气,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毛泽东思想!这就是文化,文化修养是要有良心,不只是钱,不做汉奸。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知识,知识是从生产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正认为掌握了充分的人生知识,才能得到有效的文化修养。
这个题目太大了。简单说,文化就是人类道德和知识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习俗、法律意识、文学、艺术、对自然界的认知,等等。文化既包括精神也包括物质,它是最综合最全面的社会存在。文化绝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读书写字,也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它有深厚而广泛的内涵。
文化修养就是指的对文化内涵的了解的程度,以及行事风格是否具有文化气息。它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言谈举止,体现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文化修养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文明道德,弘扬正气。行善积德,爱民如子;厚德载物,爱国敬业;尊老爱幼,礼义待客;行事端庄,做人城实;传承正气,勇于创新!都是文人墨客的修养及沉淀。反之,文化水平再高,行事不正,作恶多端,欺行霸市,吃里爬外,卖国求荣,贪污腐败,欺压良善,淫威作福!糟蹋文化之人,还有什么文化修养呢?

友友们大家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