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奶奶都活到了八十多岁,我爷爷活到85岁去世的,我奶奶活到92岁去世的,我们老家村里现在还有一位99岁的老奶奶仍健在,耳不聋眼不花,他们都是农村老人,也没有什么养生秘诀。
先说说我爷爷奶奶,他们出生于1929年,经过战争年代的滇沛流离,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是艰难的,建国后又赶干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生活也极其贫乏,根本没有一个好的健壮身体基础,我也很纳闷他们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我爷爷奶奶养育了八个子女,除一个夭折外,其他七个子女郩很健康,而且现在都是儿孙满堂,生活很美满。
他们每天的饮食都很简单,并没有大鱼大肉,早晨一年360天雷打不动地就是喝玉米粥,里面夏天掺和上青青菜曲麻菜等野菜,冬天掺上南瓜和山药,中午一般是炖菜和馒头,晩上熬小米稀饭,一年四季基本都是这种饭食。野菜自己院里长的,各种蔬菜也是自己院子里种的,都不打药,根本不买菜。夏季蔬菜种类很多,冬天大多都是吃大白菜。
我爷爷奶奶年轻时都抽汗烟袋,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就不怎么抽了,又添了喝酒的爱好,爷爷说改革开放前家里穷,根本喝不起酒,只有逢年过节才打上十斤的散白酒待客用,后来儿女们都给他买酒喝,再也不用喝那种劣质的散白了。
我爷爷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喝一杯白酒,有二两多,也没有什么硬菜,就是自个儿种的菜现摘现炒。奶奶后来也喝酒,每天中午一小杯,不到一两,天天如此。
两位老人都活到了八十多岁,自然老亡,无病无灾,也没给儿女们添麻烦。
再说一下村里那位99岁的老太太,其实她年龄到底多大她自己也不清楚,后来实行身份证制度后,当时村文书大体给她推算的,老太太现在跟大儿子过,一日三餐也都是普通饭菜,老太太至今耳聪目明,健朗得很。
这些农村老人之所以长寿,我认为他们心态好,无欲无求,日子平淡无奇,不争不抢,一切顺其自然,日子再难也没有心里挣吧,能解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放下了。总之,心态很重要,人活一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随遇而安,活得心里才踏实。
有多少农村老人,能活到80岁?原因是什么?活到80岁的老人是有的。我们村就有。一是遗传,二是有钱,实际上活到80岁之后的都是住在农村,拿退休金的人,很少是纯粹农民的。三是子女孝顺。
遗传在长寿里边是最主要的因素,能不能活得年龄大,活到80岁,甚至超过80岁,关键是他上辈子是不是有超过80岁的人,如果上辈子都是不长寿的,那么他很难保证活到80岁。我们村儿里有三个老人,活到了90岁以上,其中有一个活到了98岁,原来的老生产队长。别看他是老生产队长,但是他的头脑非常好用,能够两手打算盘。数字张口就来。且还特别爱下象棋,打遍全村无敌手。我也纳闷:他怎么这么聪明呢?经过分析他的祖上,我才知道,他的祖上非常有钱,富甲一方。他爷爷是我们这地方的大地主。到了他爸爸这一辈,吃喝嫖赌样样齐全,没费多少功夫就把家败完了,他的轻声妈妈是他父亲找的 外边的小姑娘。15岁就生了他。但是家境就已经破败了,家境破败一年之后,接着就解放了,按理应当是一个大地主,结果成了贫下中农。这样他才能在村里当上小队长。活得挺滋润,孩子有的推荐上大学,孙子干大生意,生活条件都具备了,所以他活得特别长。他奶奶活了101岁,是我们那儿的老寿星,看来有遗传基因。
只有遗传,当然不能够长寿了,确保你长寿,还得有营养,还得有钱,没钱你也长寿不了。
另外两个长寿的基本就是有钱,能够保蛋白质的摄入,如果光吃菜是不行的,这两位是离退休干部,一个是教师,一个是供销社的领导。
退休教师除去遗传之外,他的医疗包括他的生活都有保证。退休之后他的工资逐渐增长,最后几年,每个月接近9000块钱,且是公费医疗,全部报销,只要有病,他就住医院,只要身上不舒服就让医生去检查。很早就安上了支架,如果不安上支架的话,60来岁他可能就去世了。安上支架之后,又从头开始,青春又回来了。同时吃着预防脑梗心梗的药物,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络活喜,可定……一应俱全,每天早晨4粒药一直吃着,每年春天到医院里去冲个血管。老伴去世之后,他还又找个保姆。逐渐这个保姆成了贴身服务员,最后成了搭伙过日子的了。老教师的退休生活真的是非常丰富多彩呀!最终活到了93岁,超过了80岁。要是没钱,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