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果只反反复复读原文,不读后人的注解,会不会有一天能自己悟出道理?

这个道理就像你去拜佛也是一样,你拜的那个佛像,不过也就是寺庙里面用各种材料做成的一个塑像。如果你真的有感应,你灵魂有升华,这都说明是你自心在发生作用。换个说法,假如真有佛力加持,也必须要你自心相应。
你的心不打开,佛力再大也加持不到你。因为你心不打开,你就与佛无缘了。
照此道理,人在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是这样,心不打开与很多东西都没有缘。
你不打开心不用心去感受,你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一辈子真正适合热爱的事业是什么?你和你一辈子的热爱你真正的梦想就会擦肩而过,没有缘分。
你的心不打开,不用心去对待别人,你可能和你的父母亲和你的孩子你的伴侣都无法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从前慢那个歌词写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就是用心去爱嘛,用心去爱,一生也就够爱一个人啊。
所有事情都这样,都需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才会有真正的相应的力量。
读一本经典,做到相应了。不但可以领悟经典上的文字,还可以领悟其他更多的东西。反过来你做其他事做到制心一处相应了,你还能一通百通悟到经典上的道理。
这个关键就在两个字————专注。

一个人如果能够专注到,没有杂七杂八的胡思乱想。总是对眼前的这件事做到100%的一心一意。这种情况就会进入忘我的状态。
一旦忘我,你就不会有什么,我很累,我很辛苦,我很大压力等等这些感受。
我说:原来如此,我平时做事总觉得累,就是因为我没有专注。可是我要热爱才能够专注啊。
他说:是的,因为你爱憎分明,所以你会累,你只会选择你热爱的事情去专注。这不是真正的专注,这是有选择有取舍的专注。
真正的专注是对每一件事都很热爱。每一分钟都是临死前的一分钟。这个人将活得史无前例的饱满。
我说:那不是很累吗?
他说:我说的这个状态不是说要你全身扯紧很紧张,而是说心态上要专注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眼前都是你唯一的当下。
你试着去做做做到了就会觉得没有事情会让你觉得累。

最简单的体验方法就是去爬8层以上的楼梯。你尝试着总是看着当下脚下的那一步那一层阶梯。认真用心地走好那一阶梯,把全部身心都放在这一阶梯上。
不要去想我已经走了多少层了,还有多少层没走,这些上下的想法全丢掉。你去体验体验。然后把那种感觉延展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当中去。
我听完,觉得这裂眼镜书摊老板还是有点思想,书算没有白看,于是扫码买书,买了他六本滞销书。
相信我,肯定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道德经只读原文,耐得住心性,读上百遍、千遍、万遍,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不是我信口胡说,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01
小时候上学,最怕老师让背课文。
为此,没少被老师凶。后来我总结出一套经验,可以很快速的背出课文,甚至是一本书。
方法很简单,就是你看一本书的时候,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达到什么程度呢?你在看书,已经完全沉浸在书里。别人叫你,你很难听见直到。达到这个程度之后,你会发现,什么课文,什么书,背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所以后来上学的时候,只要是需要背诵的,历史,政治等,基本上我可以把一本书全部背出来。
背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小窍门,这本书你读上三遍五遍之后,你把书合上,闭上眼,脑子里仔细回想你看书的状态。基本上可以做到闭上眼,也能感觉到哪一段是什么文字的时候,就可以。你会发现,原来那么枯燥的一本书,背起来原来也很简单。
02
我说这些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就是全身心的投入看书。可以快速的记住整本书的 内容。第二部要怎么做呢?当然还是看。
需要三五天重新看一遍,加强记忆。这样一个月之后,你很难在忘记这本书上的内容。
03
我也是目前我没有实证的第三部。我只是直到前两部,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记住一本书,甚至长时间的记住。但是上学的时候,因为只是应付考试,不需要过多理解就好。所以第三步我没有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