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这种戏剧化的巨变,几乎只存在于小说中。
万氏一个宫女,根本想不到日后的朱见深会有什么结局。

如果万氏真的是个利欲熏心的人,那么,她应该远离朱见深。
毕竟,叔叔朱祁钰的心里,可是恨不得朱见深自然死亡,对他的衣食住行更是各种苛刻。
一门心思跟着朱见深,万氏只有受苦的份。
但她对朱见深有了真感情,才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一直守着他,从未想过要离开。
而这份幼年的陪伴与温暖,朱见深毕生难忘,也给了她丰厚回报。

第二,万贵妃专宠,懂得把握分寸。
从许多史书的记载来看,万贵妃似乎非常善于弄权,甚至还干了损伤龙胎等诸多罪行。
但细细考辩,这些记载,都不是真实的万贵妃。
而万贵妃本人,应该非常懂得把握分寸。
最早关于万贵妃的官方记载,出自《明宪宗实录》。
在这本书中,有四处指责万贵妃的地方:
- 其一,万贵妃专宠。
在古代,妾室专宠,的确是罪行。
但是犯下这桩罪行的,不是万贵妃,而应该是皇帝。
- 其二,衣着用度奢靡,和皇帝一样。
根据《明宪宗实录》的记载,万贵妃的衣食住行,和皇帝的标准是一样的,非常奢靡。
《明宪宗实录》:“服用器物穷极僭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
奢侈,似乎是一项罪名。
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后宫物资虽有专人掌管,但说了算的,还是皇帝。

以明宪宗对万贵妃的盛宠,万贵妃能有这样的用度,必然不是她抢来的,而是明宪宗非要给。
皇帝非要给,难道要万贵妃抗旨不尊吗?
另外,妃子简朴自然是美德,可万贵妃身为“后宫第一人”,即便用的奢华一些,也算不上大罪过吧。

- 其三,万贵妃的家人,受到封赏。
万贵妃被史书诟病的第三件事,就是她的家人受到了封赏。
《明宪宗实录》:“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
但是,皇帝对后妃家眷封赏之事,自古有之。
即便是自己不太喜欢的妃子,皇帝也要看着面子给点荫庇,毕竟沾上了“皇亲国戚”的边。
而万贵妃如此盛宠,她的家眷,也只是被封了千户、百户,连朝廷重臣都算不上,怎么看都不算过分。

另外,万贵妃的家人,也没有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
如果说万贵妃真的不懂事,以她的受宠程度,替家人要个高官厚禄,应该也不是难事。
但万贵妃没有这么做,恰恰说明她没有放肆。
因此,史书上列举的这一项罪名,反而成了万贵妃清白的证据。
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其四,包庇宦官侍卫,搜刮百姓,残害忠良。
在史书上,万贵妃还有一项重罪,即包庇宦官,搜刮百姓,残害忠良。
《明宪宗实录》:“佞幸出外镇守内备供奉者,如钱能、覃勤、汪直、梁方、韦兴……假以贡献买办科歛民财……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