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专人埋葬,合适吗?
火化完之后,张明就抱着母亲骨灰盒回来了,张丽的几个老表就挖开她父亲的坟墓,然后把她母亲的骨灰盒放下去,再把土盖过来就完事了。大家离开时都在墓碑前上了三个香,然后就离开了。
离开之后我们进张丽母亲家用柚子叶水洗个手,就算是葬礼结束了。
做完这些之后,张明就在餐馆定了两桌菜,大家一起吃个饭聊天。
我们几个朋友想要封包给张丽,但被她拒绝了,他们坚决不收封包。
张丽村里人本来想是看张丽家人笑话的,但却落空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张丽姐弟俩竟然这么处理母亲的丧事。
父母走后,不办白事,独自请人埋葬,合适吗?
我个人认为,没有合适不合适的说法,自家的事,自己作主。
丧事从俭,不办酒席,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来个临终告别,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也算尽了最后孝道。
现在农村有一种现象,父母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但死了之后却大操大办,这个方法不可取。
父母活着的时候对他们尽孝就行,丧事大操大办,是给外人看的,没有多大的意义。
父母活着时候尽到孝道,死后如何办丧事,别人也不敢指责你,也不敢对你说三道四。你的事情你做主,怎么办这个葬礼,你自己说了算。
我们村有一个大爷去世了,他女儿没设灵堂,没摆白事酒席,没有搭戏台,没有请道公,没有收礼,也没有披麻戴孝,更没有通知任何亲戚朋友,直接打电话给殡仪馆喊车来拉走,车来了以后,就是叫了几个堂哥堂弟帮忙把父亲抬上车拉去火葬场,火化。把装好骨灰的骨灰盒,带到山里,不用一天时间就全办好。
大爷的老伴,也是早二十几年前去世的,又设灵堂,又通知亲戚朋友,又搭戏台,又请几帮道公,又披麻戴孝的,白事办得风风光光,折腾三天三夜才出殡。
可轮到大爷去世了,白事理应也办得风风光光才对啊!村里一些老人很不理解,骂这女儿不孝顺,不尊重老人,丧事怎么能这么草草了之呢?
大爷和老伴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二老辛辛苦苦养育女儿,送女儿读书,女儿很聪明,一直学习成绩很好,顺利考上很有名的大学,还读了博士,在外省工作,最后远嫁了,有车又有房是住在大城市的。可惜她妈妈未得享福就去世了。
她妈去世那年,她一听说,就和她老公开车赶回来,回家后,就和她爸办她妈的后事了,村里的人都自觉来帮忙,办了她妈的后事后,她就接她的父亲去她工作的城市的家住了。她知道,妈妈不得享福,一定要让父亲得享福。
一去就去二十多年,平时很少回老家,因为最亲的人都在自己身边了,也没什么牵挂了。平时村里有什么红事白事都是人情到,人不到的多,极少亲自回老家,只是每年清明回来给她妈扫墓了,又当天赶回去了,村里人也不怪她,毕竟人家也有家庭也要工作。
她每年和他父亲清明回来给她母亲扫墓时,父亲都跟村里人说,女儿对他很好,很孝顺,这辈子知足了。
就在去年,她父亲突然生病,一去医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医院通知家属,你父亲已是90多岁的人了,再住院没有什么意义了,还是接回家让他过好这段时间吧,这是医生的建议,她知道消息后,偷偷地哭了,非常难过,还请问医生,真的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冶好吗?医生摇了摇头,她知道了。最后她含着眼泪,带着心痛强装着笑颜跟她父亲说,医生说,没什么大事,回家多休息就好了,就出院了。
出院后,她父亲脸色很好,就像什么事没发生一样,可回家后父亲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父亲也知道他自己的身体情况,对他的女儿说,我死后要回农村去,要在自己的老家落叶归根,她女儿听了,哭了,他还安慰女儿,别哭了,我的病我都知道了,我在医院时,你跟医生的对话我都听到了。女儿哭得更伤心了,说,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她爸说,你这么孝顺,我福也享了,你开车送我回老家吧!她女儿忍着泪点了点头,就开车回农村了。
回到农村老家,没到一天,老人就去世了。说到这里,就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女儿直接就打电话给殡仪馆叫车来拉走,不到一天就把她父亲的丧事办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