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失败后,康熙想将他全家上百口满门抄斩
1,吴应麒是吴三桂庶子,过继给了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
吴应麒就是吴应期,是同一个人。
吴应麒是吴三桂与一位歌妓生的儿子,过继给了没有儿子的哥哥吴三凤。
1642年,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清军,吴三凤也在锦州就一起投降清军了。
吴三桂就把吴应麒带到自己身边养。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大败李自成。李自成大怒,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弟弟吴三辅等人全部杀死。这是吴三桂的第一次家难。
不久,李自成、刘宗敏仓皇撤出北京,将掳掠的人口和辎重抛弃在路上,以迟滞吴三桂和清军。吴三桂在乱军中重新找到陈圆圆。
2,吴三桂的三藩之乱引发第二次家难
吴三桂在三藩之乱时,他的嫡子吴应熊和孙子吴世霖被康熙处死。
3,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昆明兵败自杀
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后不久就死了,众将决定请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并继承皇位。
吴国贵等人提出:宜滇不顾,北向以争天下。
如果龟缩回云贵只有死路一条。
而留守云南的郭壮图为了自己的私利,反对吴世璠去衡州继承皇位。最后双方妥协,吴世璠去贵阳继承皇位。
因为吴周放弃了湖南要地,很快军心涣散,兵败如山倒。
吴周快要灭亡了,还在搞内斗。
吴应麒是吴氏集团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开始他在岳阳对抗南下的清军,双方处于僵持状态。后来,吴应麒从湖南逃到贵州,再逃云南。因为喝醉酒,吴应麒大发牢骚,痛骂撺掇吴三桂反清的方光琛。
郭壮图怀疑吴应麒要篡位,就把吴应麒和他的两个儿子吴世琚和吴世珵一并处死了。
很快清军就包围了昆明。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吴世璠在昆明自杀,死时才十六岁。
4,吴三桂的幼子吴启华逃往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
吴三桂在没有造反前,就在昆明建立上千人的后宫,除了张皇后、陈圆圆外,还有大量的妃子。
这些妃子给吴三桂生了几个幼子,历史上没有记录名字。
清军逼近昆明后,吴世璠就和郭壮图安排了心腹马某和胡某,带着吴三桂的幼子吴启华和吴三桂张皇后的遗体逃亡。
史书记载:大兵逼云南,世璠潜易祖柩,自郭壮图数人而外不预也。
马某就带着吴启华到了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现在马家寨的人大部分姓吴,很有可能是吴三桂的后代。
号称陈圆圆墓碑于1983年出土,正面刻字:“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右上方刻一行字:“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
很多砖家根据这些字考证为陈圆圆,我看是牵强附会,很有可能是吴启华的生母聂氏,是吴三桂的一个妃子。
现在都是文化乱搭台,陈圆圆的名声多大啊,引来经济好唱戏。
还有吴三桂的墓碑“受皇恩颐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硕甫墓”。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
吴三桂有一个号叫硕甫。
但吴三桂只活了67岁,并且一般墓碑上也不会写岁数。我估计是康熙三十六年把吴三桂遗体埋葬在此,从吴三桂的出生年算起,到埋葬时间共85年。
这个墓有可能是吴三桂和张皇后的合葬墓。只是有可能。
5,大将马宝
网上说是马宝带着吴应麒、陈圆圆到了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也是不可能的。
马宝原来是李自成的部下。李自成入北京时,马宝是老营副营总。
1645年,李自成死后,马宝拥护永历帝,封安定伯。
永历帝兵败后,马宝无奈投降吴三桂。
康熙二十年,马宝在云南乌木山大败,为保存子孙,向清军出降,九月在北京被凌迟处死。
马宝的五个儿子都逃走并活了下来,但没有一个是在岑巩县的。